管家的雙眼瞬間瞪大,眼眸中滿是震驚之色。
原來自家老爺竟將自己摘得如此干凈!
怪不得此前老爺就吩咐他,務必將與葛松接頭的“中間人”處理得干干凈凈,不留一絲痕跡。
這些也就算了。
可關鍵在于,明日便是大朝會,要是老爺不令人幫葛松站臺,那葛松無疑是雞蛋碰石頭,自尋死路。
但這么做,究竟有何意義?
為何自家老爺要費盡心思,去做這看似毫無用處的事呢?
“老夫不過是借他去點火罷了。”詹徽語氣平淡:“第一個點火的人,必定會被火吞噬。”
“明日,葛松就活不成了。”
“老夫用一個將死之人,自然不必在意他有沒有多大能耐。”
葛松會死?
管家心里猛地一震。
雖說御史彈劾皇帝近臣,堪稱驚天動地的大事。
但畢竟御史有其特殊身份,朝廷不可能對彈劾之事坐視不理。
通常情況下,御史彈劾的對象身份地位越高,朝廷就越會深入調查,一定要將事情查得水落石出。
反過來說,在事情真相大白之前,彈劾“大人物”的御史還是相對安全的。
對御史的懲處,通常要等調查結束之后才會執行。
然而,自家老爺卻斷言葛松明日便會性命不保,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難道楊士奇真的那般受寵,即便有御史在大朝會上公開彈劾,陛下也會不聞不問嗎?”
管家滿心疑惑,忍不住開口問道。
“那倒并非如此。”
詹徽輕輕搖了搖頭,臉上浮現出一抹似有若無、高深莫測的笑意,說道:
“你以為,那些書生寫信上書的事兒,真的是楊士奇在背后支持,煽動他們做的嗎?”
難道不是嗎?
管家在心底暗自嘀咕。
他沒有出聲,只是靜靜地聽著,眼神中滿是探尋之色。
“這些書生,為了讓自己的上書顯得更有理有據,言辭之間,拼命貶低大明當下的狀況,大肆吹捧女真三部的新稅制。”
詹徽微微瞇起眼睛,道:“盡管朝廷各部都沒有把這些上書呈遞給朝廷,但陛下掌控著錦衣衛、檢校,還有探聽司,他們密探遍布大明各地。”
“金陵城里的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陛下的眼睛。”
“如此大事,就連金陵城的百姓都在議論紛紛,陛下又怎么可能毫不知情呢?”
管家聽著,不由得在心里暗暗點頭。
坊間流傳著諸多關于這位少年天子的傳說,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天縱英才,神通廣大”這八個字。
在許多百姓眼中,大明的新皇帝簡直如同無所不能的神仙。
管家自然明白,這多少有些夸張。
但新皇帝的厲害卻是毋庸置疑的。
“既然陛下知道,又為何能容忍這種事發生呢?”詹徽突然反問了一句。
管家的思緒瞬間被打亂,順著老爺的問題往下思索,越想卻越覺得膽寒。
詹徽長吁一口氣,緩緩說道:“指使這些書生上書,請求朝廷推行新稅制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