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心底暗自驚嘆,萬萬沒想到,暹羅朝廷竟然能這么玩?
從“勝利”走向“勝利”。
這聽起來簡直猶如天方夜譚,充滿了荒誕的魔幻色彩。
細細想來,李思聰之前的分析竟如同神來之筆,每一個細節都精準命中。
朱壽不禁對他的智謀佩服得五體投地,內心深處滿是贊嘆。
當然,朱壽也清楚,這一切實際上都是陛下的謀劃。
陛下早就算準了所有。
如此之才,天下又有何人能及呢?
驚嘆之余,朱壽迅速做出反應,當即下令:明軍士兵在與暹羅人接觸時,務必全力配合暹羅朝廷的宣傳,盡量保持親善友好的態度,積極宣揚明暹之間深厚的友誼!
要將面子給足,把姿態做足,同時穩穩地將該得的實惠收入囊中。
當然,暹羅民眾中不乏心思敏銳的聰明人,他們已然察覺到了這其中的“貓膩”,隱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然而,作為聰明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深諳處世之道,十分明智地選擇了保持沉默。
畢竟,在這樣的局勢下,看破不說破,才是明哲保身、長久生存的處世良方。
少數不識時務的人,也遭到了暹羅民眾的唾棄和謾罵。
他們認為,這種破壞大明和阿瑜陀耶“深厚友誼與感情”的人,應該被大象踩死,尸體再送去喂野獸。
有人將他們所造的“謠言”,舉報給官府。
暹羅官府自然是立即將這些人逮捕入獄,嚴加懲處,并發布告示,絕不允許攻擊侮辱朝廷,破壞明暹友誼。
對這樣的“壞蛋”,朝廷必將嚴懲不貸。
沒過多久,那份由拉瑪菩提二世親自簽字確認的《明暹友好互助協議》,便被送回了明軍軍營。
至此,該協議正式生效!
與此同時,李思聰所率領的大明使團,再次踏入大城府。
與上一次悄無聲息地低調進入截然不同,這一次,暹羅朝廷為他們精心籌備了一場盛大而隆重的歡迎儀式。
幾乎整個大城府的民眾都傾巢而出,熙熙攘攘地簇擁到街道兩旁,個個翹首以盼,只為親眼目睹大明使臣的風采。
李思聰端坐在高大健壯的大象背上,那大象邁著沉穩的步伐,緩緩前行。
街道兩旁,暹羅民眾夾道歡呼,熱烈的目光紛紛投向這位來自大明的使節。
李思聰就這樣坦然地接受著暹羅民眾給予的至高禮遇。
拉瑪菩提二世身著華麗莊重的服飾,親自率領著暹羅的文武百官,畢恭畢敬地在皇宮外等候。
他的目光緊緊盯著緩緩走來的大象,神色間既有期待又帶著一絲敬畏。
當李思聰從象背上下來時,拉瑪菩提二世迫不及待地快步迎了上去。
他雙手迅速合十,緩緩舉過頭頂,動作虔誠無比,口中說道:“尊敬的大明使節,遠道而來的親密朋友,阿瑜陀耶王國熱烈歡迎您的到來。”
在暹羅,合十禮是接待朋友時的標準禮節,且細分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