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
就在士兵們要上前將這些人販子和礦場主全部處決的時候,一道聲音驟然響起。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出聲阻止的是一名隨行的大明官員。
朱壽眉頭微皺,,轉頭一看,發現說話的是一名原本跟隨李思聰的使團成員。
李思聰乘船離開之后,使團成員并沒有全部跟隨他離去。
一部分人留了下來,與暹羅展開談判。
還有幾人跟著大軍來到了勃固邊境,為接下來與勃固的和談事宜做著準備。
此人便是其中之一,年歲不大,約摸二十幾歲,此刻也跟著朱壽來到了這片河灘。
自己的命令竟然被人打斷,朱壽心中不悅,他冷冷地看著眼前的年輕官員,問道:“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年輕官員見狀,趕忙上前,拱手行禮,態度恭敬,卻又語氣堅定:“大將軍,下官以為,這些人固然罪大惡極,死有余辜,卻不宜在此地正法。”
“而應將他們帶回大明,交由有司衙門審訊,再依大明國法,明正典刑。”
朱壽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冷笑,那笑容里滿是不屑與嘲諷:“我還道是有什么殺不得的理由呢?”
“這些人,拐騙、綁架大明百姓,手段殘忍,令人發指。”
“而后又逼迫百姓為奴,對他們進行殘酷虐待,在百姓身上欠下了累累血債。”
“本將從前出征的時候,對于這樣的匪寇,從來都是殺之而后快,絕不姑息。”
“眼下他們都是我的俘虜,我以軍法將他們就地處置,于情于理,并無不妥之處。”
“況且,這也是百姓們的強烈要求,你難道沒聽見他們的聲聲怒吼嗎?”
朱壽言罷,揮了揮手,向士卒們示意上前行刑。
“大將軍,就這樣將他們處死,實在是太便宜這些人了!”年輕官員瞬間急得滿臉通紅,上前一步,聲音高亢且急切,幾乎是喊了出來。
“他們犯下的罪行,人神共憤,天理難容!”
“對于這種喪心病狂的人,必須處以最嚴厲的刑罰,才能真正平息百姓心中無盡的憤懣!”
“將他們帶回大明審問之后再行刑,到時候可以將他們千刀萬剮,以正國法,以平民憤!”
“現在就這樣簡單處死,便是對他們的姑息,太便宜這些畜生了!”
這幾句話猶如一陣強風,瞬間吹散了百姓們心中對他阻攔行刑的不滿。
原本因他阻攔行刑而對他怒目而視、充滿敵意的百姓,目光皆緩和了幾分。
朱壽沒有立刻回應,而是深深地望了他一眼。
年輕官員見狀,又上前幾步,走到朱壽面前,微微俯身,壓低聲音道:“大將軍,陛下多次強調,我大明要以法治國,依法治國,更要成為天下諸國的表率。”
“要讓海外的蠻夷都知道,我大明無論辦理什么事情,都是最講究禮義道德,也是最遵守國法的。”
“若大將軍現在便將這些人就地處死,被蠻夷看在眼里,他們定會覺得大明的行事風格,與他們并無二致,都是野蠻而隨意的。”
“反之,將他們帶回大明,再依法問罪,便能在蠻夷心中樹立起‘大明果然與眾不同,大明就是更加文明,更加講法’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