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讓我們一起為此干杯!”
聽到這番話,帳中留下來的勃固土著軍閥、大臣、將領們,原本高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他們面面相覷,眼中仍殘留著劫后余生的慶幸與驚愕,一個個在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等人總算是逃過一劫了?
當下,眾人忙不迭地一齊舉杯,仰頭飲酒,試圖借此平復內心的波瀾。
很快,帳中又漸漸恢復了原本的歡樂氣氛。
雖然在這歡樂之下,隱隱透著幾分不自然。
朱壽見眾人情緒稍緩,再次開口:“段梟等賊子,冒犯我大明天威,殘害大明百姓,其罪當誅。”
“我大明行事向來光明磊落,公正無私,此后將召開公審公判大會,當眾審判段梟等人,諸位記得屆時一同參加,一起見證。”
說到這里,他稍作停頓,微笑著望向眾人,似在觀察他們的反應,接著話鋒一轉:“還有一樁事。”
隨即,他提高音量,高聲道:“都進來吧。”
語落,便見從大帳外走進來幾個人。
眾人定睛一看,這些人卻不是大明的官員,而是勃固的將領。
他們步伐穩重,一進來,便齊刷刷地向朱壽單膝跪地,行以大禮:“參見大將軍。”
朱壽微微點頭,指著為首的一人,介紹道:“此人名叫段瑞,乃是段梟的堂弟。”
“他為人正直,品性高潔,一直看不慣段梟的所作所為,故而向來不與段梟同流合污。”
“我大明天軍到來之后,他深明大義,毅然決定棄暗投明,主動向我大明天軍揭發段梟的累累罪惡。”
“不僅如此,他還積極配合我大明天軍,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在軍中的人脈,幫助我軍控制住了段梟的軍隊,為穩定勃固的局勢立下大功。”
“我提議,以后就由他接任段梟的都督職位,諸位以為如何啊?”
朱壽說完,目光掃向眾人,等待著他們的回應。
“既然是大將軍舉薦,我等絕無異議!”
一名身材魁梧的勃固軍閥率先高聲表態,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段兄弟一表人才,能力出眾,確實是接任都督之職的不二人選。”
“大將軍慧眼識珠啊!以后有段兄弟主持大局,我們與大明的合作,肯定會更加順利。”另一位留著胡須的大臣也連忙附和,語氣中滿是奉承。
“段梟那亂臣賊子,早就該殺了!”又是一名勃固軍閥出言,振聲道:“段兄弟接替了他,真是大快人心啊!”
一時間,大帳內眾多勃固軍閥、大臣和將領紛紛出言贊同,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支持。
他們心里都清楚,此刻只有順著大明的意思,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否則,段梟的下場,便是他們的榜樣。
就連一直坐在朱壽身旁,沉默不語的勃固國王賓亞霍,也坐不住了,趕忙站出來刷存在感。
他清了清嗓子,挺直腰桿,大聲說道:“本王即刻下詔,封段瑞為都督,接替段梟之職。”
說罷,還不忘用眼角余光觀察朱壽的反應,見朱壽微微點頭,他才暗自松了口氣。
朱壽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又接著介紹起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