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盡管大臣們對此事頗有微詞,都不太支持,朱允熥卻還是強推了下去。
技術方面,倒也不必過于著急。
完全可以在挖掘隧道的過程中,一邊實踐操作,一邊總結經驗教訓,慢慢摸索學習,逐步提升技術水平。
然而,修隧道所需的資金,遠遠高于普通道路。
挖掘隧道的工作環境極其艱苦,對工人的體力和耐力都是巨大的考驗,需要那些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長期勞作,絕不是靠征發免費的徭役就能完成的。
朝廷只能花大價錢聘請專業工匠。
而且,給出的薪資還得足夠誘人,才能招聘到合適的人。
畢竟,這個活實在太臟太累太辛苦了。
來干之后,還得將人留下,以此積累經驗。
另一方面,在隧道沒有全線貫通之前,還看不到回報。
相關的投入,都像是在往深不見底的黑洞里扔錢。
類似的情況,在修建河堤加固和水庫中也同樣存在。
隨著水泥和鋼筋的大量使用,以及水庫必備的閘門等設施的投入,建設成本亦是直線飆升。
水泥、鋼筋,啟動閘門的機關,都代表著實實在在的金錢投入。
修建新的宮殿同樣是一筆巨額開支。
朱允熥規劃要修筑的宮殿,規模比原來的宮殿可是大了好幾倍。
金陵城的道路整改的開銷亦不小。
如今的金陵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道路更加寬闊平坦,交通更加便捷。
這些改變的背后,是無數真金白銀的支撐。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代的拆遷成本極低。
朝廷下令拆遷,沒有誰敢不服從。
要是放在后世,光是拆遷這一項,就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即便如此,開支已經讓財政難以為繼。
軍隊方面,雖然戰力得到了顯著提升,在戰場上威風凜凜,可軍費開支同樣是暴漲。
畢竟,以前按照老朱的軍戶制度,幾乎等同于不花一分錢就能養著百萬大軍。
但現在的新軍,每一支都是用數不清的銀子打造出來的。
從先進的武器裝備,火槍火炮火藥,到士兵的訓練、補給,人員的薪水,每一項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就連官員的俸祿,朱允熥也降旨增加了不少。
如此林林總總,各方面都在大量用錢。
盡管大明經濟空前繁榮,商業貿易蓬勃發展,戶部所得的稅賦增長極快,但面對如此龐大的開支,也實在是經不起折騰。
也難怪王佐作為戶部主管,要天天為錢發愁了。
見朱允熥沉吟不語,楊士奇也跟著進諫道:“陛下,如今大明各項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攤子鋪得實在太大了。”
“據臣統計,眼下大明,有超過一半的勞力,在各個工地上勞作。”
“臣遍觀歷朝歷代,從未見過國家同時動員如此龐大的勞力投入。”
“陛下,有些工程,是不是應該暫且先緩一緩呢?”
一半勞動力都在投身工程建設?
朱允熥聽聞這個數字,心中猛地一震,著實被嚇了一跳。
但很快又恢復了鎮靜。
長期以來,農村地區一直存在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