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銅鈴響起,意味著有緊急情報到了。
吉垣不敢有絲毫懈怠,身形匆匆,立刻朝著接收情報的地方奔去。
很快,他小心翼翼地從機關匣子里,取出剛剛呈遞上來的情報,然后迅速返回院子。
當著老朱的面,吉垣將情報展開,聲音平穩地念出了上面的內容。
“刑部以方孝孺涉嫌參與科舉舞弊為由,將其抓捕,并派遣大批武丁,把考院圍了個水泄不通。”
老朱剛聽到這個消息時,神色一怔,顯然也有些始料未及。
不過,他畢竟久經風浪,很快便回過神來,冷笑道:“好啊,他們終于按捺不住,跳出來反擊了。以科舉舞弊為借口,這手段倒是高明。”
吉垣聽得一頭霧水,滿臉茫然問道:“太上皇的意思是,科舉泄題是假,那些人真正的目的,是要對付方孝孺這個新學的創立者,借此來反對陛下即將推行的新學新政,對嗎?”
老朱笑道:“你只說對了一半。反對新學新政,這一點毋庸置疑,可科舉泄題舞弊之事,卻未必全是假的,說不定背后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隱情呢。”
“接下來,就看熥兒如何應對這場風波了。”
老朱抬起頭,目光悠悠地看向遠方,似乎透過層層宮墻,看到那個正面臨考驗的孫兒。
“你們以前不是總夸熥兒治國的本事比咱還強嗎?”
“不可否認,熥兒確實有本事,這一點咱心里清楚。他按照自己的理念治國,將大明治理得蒸蒸日上。”
“換作旁人,還真做不到。就是咱,在這方面,也得承認不如他。”
“但真正的考驗,并非是他如何順利推行自己制定的政策,而是當逆風來襲,陷入困境時,他要如何破局。”
“咱當年也是在無數次挫折中摸爬滾打,吃過不少虧,要不然也不會弄出空印案、郭恒案,還讓胡惟庸那廝坐大,險些釀成大禍。”
“這世上,最難捉摸、最難掌控的,始終是人心啊。”
“倘若他這次能像從前一樣,不費吹灰之力便穩住朝局,順利推行新學新政,不引發絲毫動蕩,那咱是真的服他了。”
……
皇宮,御書房。
朱允熥拿筆寫著即將推行的各項國策。
權力斗爭,無疑是政治舞臺上永恒躍動的旋律。
但這并不是最終的目的,不過是掃除前行阻礙的手段罷了。
真正令他心心念念的,是順利地將自己心中那一套治國之策,推行至整個大明。
對于大明未來的路究竟該如何走,朱允熥已反復思忖,斟酌了無數個日夜。
他也多次深入民間,對大明社會的里里外外,展開了極為詳盡細致的調查了解。
治國之策萬不可太過理想化,一旦脫離實際,便如無根之萍,無法落地生根,真正執行下去。
如今,他的心中已然漸漸勾勒出一個相對完備,周全的方案。
倘若真如之前在女真三部那般,在大明境內將所有地主豪紳的土地一股腦兒全部沒收,而后再平分給每一個人,這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