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連串名字如星辰般璀璨,熠熠生輝!
這些公司,皆是朱允熥殫親自甄選出來的。
上市的目的何在?
自然是為了聚攏資金。
說得直白些,就是要將那些豪紳地主的銀子“收歸囊中”,用以興辦工廠、創建企業、開設公司,從而推動大明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
上市的本質,便是奔著斂財而去。
凡是發展所需資金的領域,便相應設立公司,為其募集資本。
這其中,有些公司早已財源廣進,利潤豐厚。
例如金陵珠寶公司,憑借販售翡翠珍寶、古玩字畫,早已賺得金銀滿倉,富得流油。
然而,在朱允熥眼中,這遠遠不夠。
他雄心勃勃,決意將這種專割富人“韭菜”的買賣推廣至全國各大繁華都市,開枝散葉,遍地開花。
而要實現這一宏圖偉業,募集資金自是重中之重。
至于公司營業所賺的錢,可以收歸國庫,用作他途。
另有一些公司,則尚在襁褓之中,成立時日尚短,盈利尚無蹤影。
說穿了,不過是先搭起一個空殼,虛張聲勢罷了。
計劃是待上市募集到足夠的銀兩后,再徐圖發展,逐步壯大。
然而,這一切并不打緊。
股市的精髓,從來不在于眼下的盈虧,而在于能否編織出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勾得投資人甘愿解囊掏銀。
朱允熥深諳此道,早已運籌帷幄。
上市當日,金陵城內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證券交易所門前人頭攢動,擠得水泄不通,別說搶購股票,就連一張進入交易所大廈的門票,都被炒到了十幾兩銀子一張的高價。
即便如此,仍是有價無市,求購者趨之若鶩,卻無從入手。
更多人只能聚集在交易所外的廣場上遠遠觀望,分享這盛況的余波,甚至連廣場都擠不進去,被迫在外圍翹首張望,艷羨不已。
這一天,朱允熥以大明皇帝的身份,親臨金陵證券交易所,敲響了開市的大鐘。
鐘聲悠揚激蕩,回蕩在金陵上空,昭示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此時的天下,還遠非后世的信息社會,股票并非電腦屏幕上的一串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紙質憑證,精心印刷而成,帶著幾許墨香。
為了防患于未然,朱允熥早早命姚廣孝暗中布置人手,備下資金,準備在必要時進行“托市”。
若無人問津,便由自己人暗中操作,左手倒右手,硬生生將這股熱潮掀起來。
然而,事實證明,他的這份謹慎純屬多慮。
那些公司的股票甫一亮相,便如烈火燎原,瞬間被搶購一空。
交易所內人聲鼎沸,銀票飛舞,豪紳商賈們爭先恐后,唯恐落于人后。
那場面之火爆,遠超朱允熥的預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