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朝堂之上的官員們,對新政的推行也頗為滿意,甚至暗自慶幸。
首先,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新政再一次為他們加了俸祿。
試問,誰不渴望自己的薪資上漲?
尤其是那些出身寒微,家境清貧,又立志要做清官的官員。
他們既不愿貪墨受賄玷污清名,也不愿自甘墮落隨波逐流。
還有那些身處清水衙門的苦命人,整日守著冷灶,想撈些外快都無門可入。
朱允熥早在先前已為他們漲過一次俸祿,且不像朱元璋那樣,用幾張形同廢紙的寶鈔敷衍了事。
對這些操勞國事的臣子,他仁至義盡,關懷備至。
然而,世事無常,如今物價如脫韁野馬,一日高過一日。
生活所需的開銷也如洪水般洶涌而來。
官員們的心思與底層百姓截然不同,他們絕非簡單的盯著俸祿能換幾斗米糧來掂量收入。
他們的追求更為精致,需求也更為繁復,與身份地位相稱的生活方式,已悄然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
比如,玻璃制成的穿衣鏡,晶瑩剔透,映照全身。
過去,家中有一面模糊的小銅鏡便足矣。
可如今,至少在金陵的官宦之家,這等物件幾乎成了標配。
雖價格不菲,可若鄰近同僚家中皆已置辦,自家卻遲遲不配,家中夫人與姬妾們的怨言便如潮水般涌來,鬧得人不得安寧。
類似的新奇玩意兒還有不少,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
比如,裝飾華美、功能齊全的馬車,坐上去舒適無比,一次體驗便讓人心動難抑,恨不得立刻收入囊中。
再比如,眼下還十分新奇的自行車,輕便靈巧,兒郎們一見便愛不釋手,整日嚷著要一臺。
家中若不答應,他們便嘟嘴耍賴,弄得父母頭疼不已。
還有許多工廠流水線上誕生的種種新物什,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
一旦風潮興起,滿城官員競相追捧,若自家不跟上潮流,不僅面上無光,連帶著在同僚間抬不起頭來。
如此種種開銷疊加,俸祿雖已上漲,可銀錢卻如流水般從指縫間溜走,難以攢下分毫。
每到月底,賬上空空如也,甚至還要精打細算才能勉強支撐。
官員們表面光鮮,內里卻常為生計暗暗叫苦。
正因如此,當新政會再次宣布加俸的消息傳來,他們的欣喜之情簡直難以言表。
那些平日里端著架子,滿口治國安邦的大人們,此刻也難掩激動,私下里眉開眼笑,相互揖手道賀。
加俸的恩典,如同一場及時雨,澆滅了他們心中的焦灼。
也給許多為國操勞的忠臣良吏,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慰藉與期盼。
再者,新政中還有一項舉措,讓官員們拍案叫絕。
那便是朝廷為赴各地上任的官員統一配備正式差役,并由朝廷發放薪俸,從此無需他們自行招募人手。
這一條新規甫一頒布,便引得無數官員欣喜若狂,有人激動地高呼“陛下萬歲”,滿是感激與振奮。
要知道,過去讓他們自己“配人”,絕非一件輕松差事,反倒如同一場煎熬。
在這個禮法森嚴、孝道重于泰山、宗族觀念根深蒂固的社會,人情世故遠比后世復雜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