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的燭火微微搖曳,映照著群臣或激動或虔誠的面容,場面壯闊而莊嚴。
至此,朱元璋順利“復活”,以無上皇之尊重現于世。
而朱允熥至誠至孝,為救治皇祖而開創新醫術的消息,迅速傳遍大明疆域,成為百姓街頭巷尾競相傳頌的佳話。
其影響之深遠,遠超傳統《二十四孝》的故事,深入人心,聞者無不為之動容。
朱允熥的威望因此更上一層樓。
與此同時,京師大學醫學院的“神術”聲名鵲起。
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民間無不嘆為仙法。
朱允熥為表彰醫學院救回無上皇的曠世功績,特下圣旨,敕建一座新醫院,賜名“應天醫院”,以此為大明現代醫學之濫觴。
這座醫院規模宏大,擁有數百張病床,匯聚眾多醫術精湛的醫者,設施齊備,堪稱當世之最。
比如說,這里擁有世界上第一臺顯微鏡!
比如說,醫學院也首先提出了細胞以及細菌的概念。
應天醫院在成立后,迅速崛起為大明醫學的圣地,不僅救治無數病患,紓解民間疾苦,更成為培養醫者的搖籃,源源不斷地給大明輸送醫學人才。
以此為基,現代醫院的理念如星火燎原,逐步推廣至大明各地,各省紛紛成立醫院,開啟了新醫學的嶄新時代。
諸多新穎的醫學理念如春風化雨,悄然滲入民間。
譬如以酒精擦拭器械、以沸水煮沸器具以滅菌,這些看似樸素的方法,卻在實踐中展現出驚人功效。
單以接生為例,助產婆若用沸水煮燙剪臍帶的剪刀,便可殺滅潛藏的破傷風菌。
這一簡易之舉,卻能使新生兒夭折率大降,挽救無數脆弱生命。
產婦的死亡也因此而變得只有原來的一兩成。
生育風險大減。
除此之外,諸如以凈水沖洗傷口、用烈酒清潔患處等法,亦層出不窮,廣為流傳。
這些醫學知識的普及,點亮了百姓求生的希望。
自此,大明百姓的病亡率顯著下降,尤其是襁褓中的嬰幼兒,存活率大幅提升。
再加上如今大明糧倉充盈,民無饑饉之憂,人口因此如泉涌般激增,國力日盛。
這些雖為后話,卻無不源于當下的革新之舉。
此刻,朱允熥剛向群臣宣諭了無上皇朱元璋“復生”的驚天喜訊,殿內余震未平,殿外,有禮樂隱隱傳來,鄭和率遠航歸來的將士即將覲見。
不多時,隊伍抵達皇宮前。
按照禮部定制,鄭和率數十名隨行官員與重要技術骨干,步入大殿朝拜,其余將士則另行賜宴,以慰勞他們遠航之功。
鄭和身形魁梧,風塵仆仆的面容難掩堅毅,步伐沉穩中透著久經風浪的從容。
他身后的隨員,皆神色肅然,衣甲雖經海風侵蝕,仍整齊劃一,彰顯大明水師的赫赫軍容。
這一路歸來,鄭和與將士們無不被大明近年來的巨變所震撼。
他們此番遠航,足跡遍布蠻荒之地與繁華之邦,既見識了茹毛飲血的未開化部落,也目睹了貿易興盛、文明昌隆的異域城邦。
尤其是西方諸國,以巨石壘砌的建筑,恢宏壯麗,帶著毫不掩飾的奢華,向世人宣示財富與權勢地位。
相較之下,大明民間的傳統木構宅院,低調內斂,更重實用而非浮夸,風格迥異。
然而,當鄭和一行踏足故土,方覺大明已非昔日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