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船隊因遭遇狂風巨浪而全軍覆沒的噩耗,早已在金陵城中傳得沸沸揚揚,街頭巷尾無不議論紛紛。
常升可是國舅,身份特殊,雖然是喜好吃喝玩樂,貪圖享樂的紈绔子弟,卻以交游廣闊、八面玲瓏而聞名。
尤其在金陵一眾紈绔子弟中,他如魚得水,頗受追捧,堪稱交際場上的翹楚。
然而,此番船隊傾覆,常家蒙受巨額損失,還需為隨船罹難的船員支付撫恤金和喪葬費,這筆開支可不小,讓常升幾乎都要吐血了。
他可是一直想著,要好好享受一輩子,揮霍一輩子的。
這一下差不多就要讓常家破產了!
早知道當初就不組建雇傭軍團出海了。
只要不折騰,不創業,隨他怎么胡吃海喝,斗雞遛狗,也花不完常家的錢啊!
常升四處奔走,逢人便訴說家中慘狀,言語間滿是懊喪與無奈,引得旁人或唏噓,或警醒。
聽聞此事的市井百姓,反應各異。
有人暗自感慨,連堂堂常氏這樣的顯赫門第,竟也有今日之窘境,世事無常,令人唏噓。
也有人引以為戒,私下議論道:“瞧瞧,出海遠航風險太大,咱們還是安分守己,莫去蹚這渾水。”
然而,當大明保險集團全額賠償常家損失的消息傳出去的時候,輿論風向驟然逆轉。
“常氏果真是圣眷正隆,如此巨大的損失,陛下竟親自出面為他們兜底!”茶肆中,一位老者搖頭晃腦,語氣中滿是感慨。
“這還用說嗎?常升可是陛下的親舅舅,血脈至親,陛下怎會不照拂他?”另一人接話。
市井之中,流言如潮,百姓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熱議不休。
“我聽人說,保險集團賠的銀子比常氏的損失還多哩!這下常家非但沒虧本,怕是還小賺了一筆!”一名布衣漢子壓低嗓音,語氣中夾雜著驚嘆。
“陛下給常家這么大一筆賞賜嗎?”有人羨慕無比道。
“別瞎說了!這錢可不是陛下掏的腰包。陛下只是為常氏購置了一份保險,賠付的銀子全是保險集團的。”一位消息靈通的商販擺擺手,語氣篤定地澄清:“我打聽過了,保險集團說了,凡是出海的商賈、雇傭軍團,甚至普通船員,都能向他們投保。一旦遭遇不測,保險集團便會全額賠償,絕不食言!”
“當真?那以后出海探險,豈不是多了一層護身符?”一個年輕人瞪大眼睛。
“可這保險集團的銀子,又是從何而來?”有人皺眉,疑惑不解。
“還能從哪兒來?不就是咱們買保險時交的銀子?只不過,風險由眾人分擔罷了。”一位中年人慢悠悠地啜了口茶,語氣中透著閱盡世事的淡然。
“如此說來,有了保險集團撐腰,出海的兇險豈不是大大降低了?”旁邊另一個漢子興奮地拍了拍大腿。
“也不能說全無風險。”旁人冷靜地潑了盆冷水:“船員若不幸喪命,保險集團再多銀子,也換不回一條命,不過是給遺孀孤兒一筆撫恤金罷了。”
“那也夠了!”一個粗布短衫的漢子接口,語氣激昂:“咱們這些底層百姓,命賤如草,能有一筆賠償金,死了也能讓家中老小衣食無憂,還怕什么?豁出去闖一闖,值了!”
“就是這個理兒!”另一人附和,聲音洪亮:“若運氣好,平安歸來,說不定能賺得盆滿缽滿;就算命不好,留下一筆撫恤金,家人也能過上好日子,橫豎不虧!”
“看來,得找個投了保險的東家,跟著船隊出海搏一把!”
……
大明保險集團對常氏家族的賠付,可是一筆令人許多人為之咋舌的巨款。
即便單論發放給罹難船員、雇傭兵及隨船工匠家屬的死亡賠償金,其數額也遠超尋常喪葬費與民間慣常的死亡賠償標準,彰顯了保險集團的雄厚財力與慷慨承諾。
更重要的是,這筆錢是依托保險這一新奇事物所衍生的保障機制而發放。
保險的概念,在大明尚屬新生事物,鮮為人知,更遑論普及。
許多勛貴功臣,即便組建船隊冒險遠航海外,也多半對投保嗤之以鼻,視其為無謂的花銷。
然而,常氏船隊一案如驚雷炸響,徹底扭轉了世人的觀感。
自此,金陵城內,無論豪門望族抑或尋常商販,皆爭相向保險集團購置保險,以求為自家船隊與人丁增添一層護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