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察合臺汗國內部派系盤根錯節,黑的兒火者態度曖昧,尚未明朗。
若勸降之意提前泄露,極可能激怒某些部落首領,率兵半路攔截。
使團恐難平安抵達別失八里。
況且,任何國度皆不乏熱血激昂的“衛國志士”。
他們絕不愿見自己的國家向外邦低頭。
他們寧死不屈!
更有甚者,或為私利,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兩國兵戈。
大明雖兵強馬壯,卻不愿無端卷入戰火,徒增變數。
因此,在抵達別失八里,覲見黑的兒火者之前,此行真正的目的必須守口如瓶,滴水不漏。
然而,他們尚未踏出國境,李伯約卻已洞悉端倪。
那位東察合臺汗國的部落首領,是否也已心生疑竇?
他們的使團,真能如愿抵達別失八里嗎?
霍連誠凝視著李伯約,目光中透著一絲審視,沉聲道:“方才那番話,李縣令大可藏于心底,何須宣之于口?”
“李縣令特意點破,怕是別有深意吧?”
李伯約眼中閃過一抹贊賞,拱手長揖:“霍使節雖出身武將,豪邁如北地雄風,卻心思縝密,粗中有細,令人嘆服!”
“不瞞兩位使節,在下有些許淺見想獻上,另有一事相求。”
霍連誠微微頷首:“李縣令但說無妨。”
李伯約再次拱手:“既然如此,下官便直言不諱了。”
他略作停頓后,道:“依在下之見,兩位大人率領的使團,人數略顯不足,恐難應對此行之艱險。”
“此去別失八里,路途迢迢,沿途馬匪與盜賊橫行無忌。”
“那些亡命之徒雖不敢在嘉裕關撒野,但半道劫掠商隊卻是司空見慣。”
“即便使團打出朝廷的旗號,那些匪類也未必會有太多忌憚。”
霍連誠聽罷,唇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道:“李縣令多慮了!霍某曾在草原縱馬馳騁,胡人精銳的鐵騎尚在我軍面前潰不成軍,何況區區馬匪草寇?”
“此行我等雖人數不多,卻攜精良火器,彈藥充足。”
“馬匪若識趣便罷了,若敢冒犯天威,定叫他們有來無回,尸橫荒野!”
李伯約卻輕輕搖頭,道:“霍使節自是勇武過人,但下官以為,即便使團能憑武力震懾匪賊,順利抵達別失八里,然以如此單薄的陣容,又如何能在那異域之地左右局勢?”
說到這里時,他目光中多了幾分狡黠:“依在下愚見,不如借使團之名,增派人馬,攜帶更多輜重物資,對外宣稱是大明朝廷賜予東察合臺汗國的厚禮。”
“同時,命精銳軍士喬裝成使團隨員,混跡其中。”
他壓低聲音,語氣中透出一絲激昂:“待使團抵達別失八里,若局勢有變,便可效法當年東漢班超之壯舉,以雷霆之勢掌控全局,建不朽功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