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槍造價遠超弓箭,子彈也無法如箭矢般回收再用。
發射后的子彈,僅有彈殼可以回爐重造。
一場大戰,子彈的耗費動輒數十倍于箭矢,甚至是數百倍。
李伯約曾經擔任過子彈工廠的廠督,對此再清楚不過。
如今新軍的強盛,仰賴的是陛下治國有方,國庫充盈,方能支撐如此浩大的軍費開支。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此乃古來通義。”
“兩位使節大人身負重任,亦當有臨機決斷之權。”
“假借圣旨調兵,誠然是大罪,但若能平定東察合臺汗國,那一便是兩位大人果敢擔當、為國盡忠之舉。”
“朝廷非但不會降罪,反而會將兩位大人之功勛,鐫刻于史冊,傳頌千秋!”
陳誠仍有些遲疑,嘴唇微動,開口反駁:“話雖如此,但此事風險太大……”
李伯約打斷了他的話:“下官既敢獻此策,自然愿與兩位大人共擔風雨!”
“下官剛才便說過,還有一個小小的請求,那便是懇請隨兩位大人一同前往別失八里,無論借款還是調兵之事,若有任何后果,下官愿與兩位大人同擔罪責,絕不退縮!”
他挺直身軀,目光炯炯,透著一股不懼生死的決然。
陳誠震驚地望著李伯約:“你身為嘉裕縣令,怎可擅自離開轄地?主官無故擅離守地,乃是死罪”
李伯約神色從容:“兩位大人無需憂慮。下官早已妥善安排縣內事務,縣丞才干出眾,足以處理日常政務,縣尉勇武有擔當,足可維護地方安寧。”
“即使下官暫離,嘉裕縣亦會井然有序,絕無后顧之憂。”
“各地縣令空缺之事,時有發生,并無甚大礙。”
他語氣中透著一股難以動搖的決心:“然若隨兩位大人前往別失八里,下官自問能發揮更大作用,助兩位大人成就一番驚天偉業。”
“此乃千載難逢之機,下官豈能錯過?”
自調任邊疆以來,李伯約心中始終渴望著能建功立業,以便能重返金陵。
可是,便他將嘉裕縣治理得再好,政績斐然,卻也難以實現這個夢想。
甚至,他此生極有些可能會終老于此荒僻之地。
但是,若能隨使團前往別失八里,助大明掌控東察合臺汗國,立下不世之功,前途便將徹底改寫。
為此,李伯約早已暗中籌謀,在使團抵達之前,便已將一切準備妥當,只待這一場豪賭。
“下官早已下定決心,愿與兩位大人共赴險境,成此大業!”
霍連誠聽罷,眼中閃過一抹激賞之色,他猛地站起身,豪氣干云道:“李縣令既有此膽魄,敢舍命一搏,我霍連誠豈能落于人后?”
“好,這一回,我便拼盡全力,與你共謀大業!”
作為久經沙場的武將,霍連誠早已習慣刀口舔血,出生入死對他而言,便如同家常便飯。
此刻,李伯約的果敢,點燃了他心中的熱血。
那股建功立業的渴望,如烈焰般熊熊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