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離開嘉峪關,陳誠的右眼皮便跳個不停,似有無形之力在牽扯。
民間諺語有云: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這突如其來的異動,令陳誠不由得心神不寧。
私自以使節之名,向銀行借百萬巨款,又假傳圣旨……此行若不能建下不世之功,他的前途將如墜深淵,萬劫不復。
此刻,陳誠的內心深處泛起一絲悔意。
當初李伯約提議時,自己為何如此輕率便一口應承?
即便要行此險招,也該先遣人密奏朝廷,待陛下恩準后再行動。
雖說嘉裕關距離金陵路途遙遠,稟報再等旨意,需耗費數月光陰,且有消息泄露的隱憂,但至少能將自己從這滔天大罪中摘出,保全性命。
然而,轉念一想,他又咬緊了牙關。
自古富貴險中求,出使別失八里勸其歸順,本就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使命。
以前大明使臣出使外邦,遭羞辱乃至喪命的慘事,屢見不鮮。
太祖皇帝在位的時候,派往倭國的使團,曾有兩批接連被殺,血染異鄉。
如今大明國勢如日中天,遠非昔日可比,那些蠻夷想必不敢輕易戕害大明使團,但勸說別失八里臣服、接受大明的統治,也涉及最根本的利益,稍有不慎便可能激怒對方,招致殺身之禍。
“多謀善斷,謹慎為上,總不為過。”陳誠喃喃自語,強壓下心中的不安,端坐于駱駝背上,目光凝望前方無垠的黃沙。
使團自金陵啟程時,僅有不足百人。
在嘉峪關假借圣旨,向附近的駐軍借調了五百精兵,使團人數驟增至近六百,聲勢大振。
不僅如此,消息傳開后,無數商賈聞風而動,紛紛尾隨使團西行,欲借官軍之威護送貨物。
西域商路雖利潤豐厚,令人垂涎,卻也危機四伏。
風沙等自然災害天氣尚且不論。
沙漠中還有些馬匪橫行,盜賊出沒,殺人越貨之事司空見慣。
商賈若不幸命喪黃沙,貨物被掠,官府是不會管的。
沙漠便是無主之地,生死由命。
他們唯有自力更生,結伴而行,聚集成龐大隊伍以求自保。
如今,有朝廷使團的可依附,這些商賈自然不愿錯失良機。
跟隨而來的商旅,竟逾千人,浩浩蕩蕩,反而遠超使團本身的人數。
寒風凜冽,漫漫黃沙肆虐。
冬日的沙漠更顯蒼涼,旅途之艱辛無需贅言。
一行人長途跋涉十余日,終于在一片小綠洲駐足歇息。
這片綠洲不過有二三十幢低矮土屋,百余居民,平日里寧靜祥和。
如今,驟然涌入千余外來之人,喧囂聲頓時打破了綠洲的沉寂,房屋巷弄間人頭攢動,熱鬧得仿佛一時變成了繁華市鎮。
陳誠在一間簡陋的客棧里,搓著手取暖,呼出的白氣在昏暗的燈光下裊裊升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