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甚至還會因此心生怨恨,反目成仇,最終刀兵相向,那樣一來,咱們的生意也就徹底做不成了。”
他停頓了一下,很快進一步闡述道:“大明要持續發展,要讓每一個黎民百姓都過上更加富裕安康的生活,就必須與周邊的國家廣開商道,互通有無。”
老朱的聲音變得富有感染力:“咱希望你們能夠富裕起來,只有你們手中擁有更多的財富,才能購買咱大明源源不斷生產的各類商品。”
“只有你們養殖的牛羊馬匹日益增多,你們開采的礦藏日漸豐富,咱大明才能用琳瑯滿目的商品,換取你們的牛羊馬匹,換取你們珍貴的礦產資源。”
“如此一來,你們的富裕,也會反過來促進大明的繁榮昌盛。”
“相反,若是你們持續貧窮,便會滋生對富裕大明的仇恨,進而不斷挑起紛爭與戰事,這對咱大明而言,是極為不利且得不償失的。”
老朱最后總結道:“這就是咱大明商人獨有的思維模式,咱這樣一番解釋,你可能理解了?”
老漢微微一笑,慢條斯理地撫摸著頷下的長須。
旋即,目光銳利地盯著老朱,語氣中帶著幾分洞察秋毫的自信:“你方才所言,確實頗具道理,但恕我直言,其中還有一個更為深層的原因,你尚未提及。”
老朱聞言,不由得一怔,他正疑惑間,便聽得老漢接著說道:“你們中原人,素來以受過圣人教化而自居,認為周邊所有未經圣人教誨的國家,皆是未開化的蠻夷之輩。”
老漢的語氣變得有些犀利,直指核心:“甚至你們的皇帝,在公開發布的昭告天下圣旨中也明確宣稱,大明肩負著教化四方蠻夷的重責。”
“在此之前,便已有不少大明的讀書人,長途跋涉來到我們圖蘭帝國,孜孜不倦地宣揚你們的圣人之道。”
他直截了當地指出:“你們對外擴張,應該就是為了傳播所謂的圣人教化吧?”
“讓我們都與你們一樣,俯首供奉你們的圣人?”
“你們幫助我們,是否便是為了用這些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來拉攏我們,企圖讓我們改變對主的虔誠信仰,轉而遵從你們的圣人教誨?”
老朱聞聽此言,頓時愣住了。
他萬萬沒有料到對方竟然這樣去想。
他旋即回想起,情報人員此前上報的信息中曾提及,這些西言國家都將他們對“主”的信仰看得無比神圣和重要,甚至為此爆發過血腥的“宗教戰爭”。
不僅如此,即便信奉同一個“主”,但由于內部教義的細微差異,彼此之間也會互相指責對方是“叛逆”,是對“主”不忠誠,甚至認為必須將其徹底清除凈化。
朱允熥頒布的鼓勵大明百姓出海的圣旨里面,也確實提到了要去海外宣揚圣人教化。
如此看來,他們會產生這般理解,也便不足為奇了。
他們以為大明和他們一樣,是為了向宣傳“宗教的教義”。
這是典型的“以己度人”了。
不過,他們恐怕并不清楚,即便在中原,對于圣人之道,也存在著不同的學派和流派,彼此之間也在激烈地爭奪著話語權。
誰有資格“釋”圣人的經典,誰就能在無形中擁有巨大的權力。
然而,圣人之道中,有一條極其重要的核心思想,便是“和而不同”。
這正是他們所不曾理解的。
所以,哪怕眾人的看法不盡相同,對圣人之道有著各自獨特的理解,抑或根本不信奉圣人之道,受過圣人之道熏陶和教育的漢人也不會覺得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更不會因此認為此人是觸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畢竟,這便是圣人之道中“和而不同”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