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的辦事效率很高,尤其還是針對這群武官的犯罪證據,他們更加上心。
明朝的士大夫群體天生鄙視武夫,對武人的防備自英宗后越來越強,防止一切武人做大,想盡辦法遏制武人的權力。
巡撫御史逮問彈劾的全部是分守在密云的武備官,這么好的機會,都察院怎能不以最高的效率去核查。
不僅都察院在賣力,錦衣衛也是如此,他們需要先都察院一步將事情查清楚然后上報弘治皇帝,如此才能讓皇帝和文官的交鋒中占據優勢。
錦衣衛查的很快,此時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已經查清楚,當懷恩告知弘治皇帝后,弘治皇帝第一時間讓他將牟斌召到了御花園。
湖心亭上,弘治皇帝正帶著二兒子蔚王朱厚煒吃著點心,牟斌急促走來,拱手彎腰道:“卑職參見皇爺。”
“嗯。”
“說。”
看到朱厚煒在一旁,牟斌微微有些踟躕,不過卻被弘治皇帝狠狠訓斥道:“外廷文官們彈劾朕的兒子就罷了,怎么?你何時和文官們勾結在了一起?”
文官們以朱厚煒是藩王為由,不該摻和大明的政事,要避嫌。他們說說就算了,你錦衣衛是皇家養出來咬人的狗,如果你錦衣衛的心都不向著皇家了,那要你錦衣衛還有什么用?
弘治皇帝隨時可以讓東廠代替你錦衣衛一切職責。
這是權衡,身旁養犬也不能只養一條,只有兩條狗才能在主人面前爭風吃醋。
牟斌噤若寒蟬,趕忙道:“卑職不敢,卑職不敢。”
“密云西郊死的四口人家分別是密云指揮僉事宗琇、指揮同知陳綱的表兄和堂叔;密云右參將吳玉的叔嫂、右監丞韋祥的表弟。”
弘治皇帝眉宇微蹙,朱厚煒也呆住了,最壞的結果果然出現了。
“此四口人家以詐騙的方式將西郊三十頃的土地全部納入自己名下,擁有土地的百姓詐以借款名義,又用九出十三歸等高額的利息逼迫他們償還,最后上千名百姓的土地盡數入此四家,百姓沒了土地,也無法成為佃農,最后流為逃戶。”
“這千余百姓逃亡入了深山,自此結為匪寇……此事發生在三年前。”
三年前……朱厚煒認真的回憶了一下,那是他一歲左右,京師遍地大雪,雪災彌漫整個京畿,乃至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甚至還發生了貪污賑災款的事。
不過后來被內閣六部解決了,本以為那次雪災對大明的影響已經消弭……看來事情遠遠不是那么簡單。
天災永遠伴隨著人禍,古代任何一場形式的天災,最苦的一定是老百姓。
作為小農經濟的大明封建社會,百姓每年的收入基本都被控死了,在拋除田賦和徭役等苛捐雜稅外,大明最底層的百姓每年的農業收入,僅僅只能維持一家人口的開支。
他們經不住任何天災的荼毒,每一次天災都足以斷了他們生存的希望,每一次天災,都是土地被兼并的最佳時機。
本來土地被兼并就算了,但這幾戶人家做的事太絕了,一般兼并百姓的田產后,還會讓百姓繼續給他們種植田地,成為佃農,保證百姓日后有一口飯吃。
但這四戶人家直接兼并了對方土地不說,還用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繼續逼迫他們還債,這是要將對方朝死里逼。
這才導致密云西郊的千余口百姓成為逃戶,躲到深山老林中,三年時間死的死亡的亡,活下來的成為了流寇馬賊。
于是才發生了滅門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