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懶得理會這家伙,和他說不通道理,總覺得什么事皇帝都能說一不二,總覺得做什么事都不需要考慮后果。
朱厚照噢了一聲,道:“父皇,那些百官為什么要反對弟弟封在昌平?”
弘治皇帝解釋道:“倒不是他們真的怕你弟弟會篡奪你的位置,最為主要的這個先例不能開。”
“一旦這個口子開了,會給未來帝王提供先祖的事例,后世的臣僚便會譴責咱們一朝的臣僚沒有盡好臣子的本分,會影響他們后世的名聲。”
“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可能讓你弟弟封在京畿。”
朱厚煒聽了弘治皇帝的話,暗暗點了點頭,勸弘治皇帝道:“阿耶,不行就莫要強求了,和他們爭執這些做什么呢?”
“我去地方就國也沒有什么不妥。”
弘治皇帝搖搖頭道:“不行。你娘不止一次對朕說過,日后你長大了就看不到你了。”
“朕也不希望日后老了看不到你,這個規矩朕必須要給他破了!”
即便要背負上十二年累積起來的好皇帝名聲,弘治皇帝也打算和百官爭上一爭。
朱厚煒擔憂的道:“阿耶,你一個人要和朝中百官去對抗,這太難了,我以后就算在外地就藩,也能時常回來看你。”
弘治皇帝搖搖頭道:“祖訓上是說了藩王可在天子壽誕等日入京朝見,可太宗卻駁了這個規定,自此藩王不得入京就成了成法。”
“一旦你離開了京畿,再想回來就不那么容易了。”
“太宗可以改祖宗成法,朕有何不可?即便會面臨諸多阻撓,朕也要試一試!”
他說完后,又柔聲對朱厚煒道:“好了,你不要操心這些事,這些事阿耶自會處理,你該玩的玩,該學習的學習,不要替阿耶操心那么多。”
朱厚照也道:“是啊弟弟,咱們不要操心這么多了,反正我們也做不了什么。”
朱厚煒道:“可是這會讓父皇煩心,身子莫要氣出問題了,這不合算。”
朱厚煒也不知道弘治皇帝會不會和歷史上一樣早早駕崩,但自弘治十二年后,弘治皇帝就開始很少上朝,這就說明這個時間節點弘治皇帝身體已經開始惡化。
他不希望是因為這件事讓弘治皇帝身體出了什么狀況,這不值得。
弘治皇帝微笑道:“這很合算!你是朕的兒子,朕不為你爭取這些事,以后就沒有人能幫你。”
“朕無論如何得將這規矩給定下來,哪怕希望渺茫,朕也要全力以赴!”
“好孩子,不要擔憂朕,你小子就這么不相信你阿耶嗎?”
朱厚煒好想說是的……他確實不相信,更不想弘治皇帝因為這件事將身子氣出了狀況。
朱厚照拍了拍朱厚煒的肩膀,道:“就是呀,弟弟,聽你的語氣好像父皇就一定會輸一樣!”
“父皇你能行的,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那群文官,我們都支持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