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兒子和二兒子性格對換一下,弘治皇帝會非常開心。
可現在二兒子一天天長大,展現出來的學習能力和天資,不得不讓弘治皇帝開始擔憂起來。
老大沒心沒肺,天天嚷嚷著要傳位,可老二什么心思,弘治皇帝也不清楚。
朱厚煒搖搖頭道:“阿耶,我不想要大哥的太子位置。”
“大哥對我很好,我只想和阿耶多學點本事,以后就藩于藩國無愧于民,若大哥需要我,也能無愧于兄長。”
聽著自家二兒子這么回答,弘治皇帝顯得很是欣慰。
雖然他不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但他相信自家兩個兒子一定不會在皇位上起什么爭端。
如果換做任何一個皇帝,或許都會考慮子嗣爭奪皇位反目成仇的問題。
但弘治一朝不會發生這種情況,這兩個小家伙似乎對皇位都不那么感興趣一樣。
說朱厚煒年紀還小能說得過去,但朱厚照年紀大了啊,依舊對皇位漠不關心。
弘治皇帝也不再繼續糾結這些問題,想太多沒用,現在應該集中精力去對付文官們才是正事。
“成了,不說這么多了。”
“你說的不錯,陳玉是要該升遷升遷。”
“朕先回去處理政事,你自己玩吧。”
朱厚煒噢了一聲,目送弘治皇帝離去。
此前弘治皇帝和文官們也不是沒斗爭過,只是雙方有來有回,都會微妙的保持某種平衡。
但朱厚煒看得出來,這次情況大不相同,雙方似乎都鉚足了勁,誰也不會讓步。
誰若是輸了,那一方的權力將會無限下降,文官們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就如弘治皇帝說的那樣,他對文官們讓步了一輩子,為了自家兒子,也該強硬一次了!
哪怕史書上的名聲并不那么好聽,哪怕他現在手中能打出去的牌并不多,但有皇帝這個身份就足夠了。
很多人總會說弘治皇帝在歷史上是對文官們讓步以換取好名聲,可實際從他獨自登基到坐穩大位以來,所有的事都需要靠自己,沒有人能幫著他。
這是在前期政治斗爭妥協后的結果。
十二年,他在和文官士大夫對立中都處于劣勢,但這一次,他決定動一動天平了,即便失敗后,可能結果會更壞,可能自己的權力會被繼續限制,為了自家兒子,也在所不惜!
當弘治皇帝回到乾清宮后,立刻下令給內閣吏部,擢升右僉都御史陳玉為左僉都御史。
內閣和吏部當即將弘治皇帝的旨意給打了回來,在明朝的行政系統中,想要升遷,必須內閣和司禮監、吏部全同意,才能實現官職的升遷。
單純皇帝的降職,內閣是有權利駁回不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