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芳的改革成效不錯,整個北直京畿地區已經收回來接近一千多頃的田地。
然而他的改革觸動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以兵科給事中戴銑等言官正在暗中密謀對付焦芳。
絕對不能讓焦芳繼續改革下去!
弘治二十年,正月二十日,戴銑先是找到吏部考功員外郎,全國各地的文官人事升遷的奏疏都會先送到吏部,由考功員外郎提交吏部尚書,過內閣批后,人事任命正式下達。
考功司掌握著文官人事升遷的第一步,權力大,油水多。
而后又在本衙找到了兵部武選司員外郎,武選司負責武官們的考核升遷。
……
正月末,北平依舊寒冷蕭瑟,沉寂不到十天的雪花又開始洋洋灑灑在北平上空飄落。
朱厚煒和朱厚照站在東華門上,凝望宮內宮外。
“大哥,這場大雪斷斷續續,京師內外百姓多受雪災影響,朝廷要重視。”
朱厚照微笑著道:“弟安心,我早就讓內閣和戶部、工部準備一切賑災事宜,朝廷撥下去五十多萬兩銀子用于救災,都察院負責監督,我又讓東廠負責暗中監督,這批賑災款絕對不會出什么問題。”
吸取弘治十一年大雪的教訓,這次賑災款無論如何也不能被貪污掉,要實打實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朱厚煒嗯了一聲,又道:“大哥,還有一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朱厚照笑道:“商量個什么呀,你想做什么說一聲便是。”
朱厚煒道:“我想在王府單獨建立一支情報機構,隸屬于我自己,從而能監察天下百官,各地之事我好提前了解,做好應對。”
朱厚照沉默。
朱厚煒想了想,微笑道:“大哥要不同意就算啦,東廠也能用。”
朱厚照道:“瞎說什么呢,我在想要不要重啟西廠,直接任你為提督。”
“你自己建設的情報機構,始終不被朝廷承認,沒有任何經費撥款,而且他們身份也很尷尬,沒有朝廷正式任命,在地方誰又會承認他們呢?又不是東廠這樣的機構,在地方說出來就能令人聞風喪膽。”
被朝廷承認建設的機構,總比朱厚煒這樣的私人機構要好點,不然朱厚煒下面的人去辦事,地方官府都不會將他們放在眼中。
這才是朱厚照當下考慮的事。
朱厚煒搖搖頭道:“我不給大哥添麻煩了,這點小事就不要在和文官們爭一爭了。”
朱厚煒當然知道,這種設想一旦提出來,一定會有一大批文官反對,一個東廠已經讓他們不滿了,朝廷若是在建設一個職能比肩東廠,安插在全國各地的特務機構,文官們怎么可能會允許?
勢必又會掀起一場風波,朱厚煒不愿在這種小事上和文官們浪費時間和精力。
朱厚照哼道:“弟,你不要擔心這些,大哥我幫你頂著。”
朱厚照拍了拍胸口,十分自信。
朱厚煒還是搖頭道:“大哥不要再爭這些了,沒意義還會浪費時間。”
“東廠在明,我的機構在暗,一明一暗才能讓人防不勝防嘛。”
朱厚照噢了一聲,道:“那好,那我每年在給蔚王府撥款十萬兩銀子,給你養活這支機構。”
朱厚煒:“……”
蔚王府每年的俸祿撥款是全國藩王中最高的,可以達到十二萬兩銀子。
其實朱厚煒根本要不了這么多,王府的人也就那么多,平日開銷不算太多,而且朝廷的銀子也都有自己的用處。
“不用啦大哥,王府現有的俸祿已經足夠養活這支軍隊,若真沒錢我自己會想辦法弄點。”
“你就不要動戶部的錢了。”
朱厚照道:“那哪兒能呢?好啦,這事兒你就聽大哥的,不要和大哥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