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張懋府邸。
張懋被重新遷爵英國公,自然十分激動,當年他無論如何也要將張檸送到皇宮伴讀太康公主,如今回報來了。
其實也是弘治皇帝并沒有真要處理張懋的意思,不然也不會得以升遷,畢竟祖上對大明的功勛實在太大。
今日張府舉辦了一場詞會,太康公主朱秀榮也換常服抵達這里。
玉詞會的人并不算多,都是女眷,且都是各種國公、駙馬都尉、侯、伯等家的女眷。
李夢陽這兩年風頭正盛,尤其在詩詞造詣上更是人盡皆知,張檸能請到李夢陽過來作評判,也是花了好大一番功夫。
幾名玉詞會的女子交絞盡腦汁,準備了數日才創作出來的詩詞,此時一一交給李夢陽。
李夢陽看的眉宇直蹙,并未因為張檸的面子就收斂,他快言快語的直接評判其中幾名玉詞會女子的作品,怒斥道:“亂七八糟!拙劣萎靡!字跡臺閣,毫無亮點!”
“默守陳規,創作并非束縛,為什么硬要將科舉的理念植入進來?為何不能隨心所欲?自由發揮?!”
“大明的詩詞在退步,所有人都在退步,悲也,哀哉!”
朱秀榮盯著李夢陽,不知為何,從他剛開口那副高高在上一切都看不上眼的模樣,朱秀榮就很討厭這個人。
張檸性子圓滑,努力打著圓場,道:“李師,就沒有任何可取之處?這些都是我們耗盡心血費時費力做出來的。”
李夢陽哼了一聲,道:“那又如何?如果耗盡心血費時費力卻做出這種不堪入目的文章詩詞,足以說明你們根本就沒有天賦去做詩詞,以后也就不需要做了!”
盡管張檸想給李夢陽找補,此時都不知該怎么開口。
朱秀榮沉默了一會兒,見所有人都被傷了自尊低下了腦袋,便問李夢陽道:“李師總說大明再也沒有好詞了。”
“還推崇宋人、唐人、秦漢人的文章詩詞,這不是在貶低時下大明的讀書人不如前人嗎?”
李夢陽呵呵道:“你說對了!我便就是如此認為的,在這種體制下,大明如何能出好文章?”
“想要出好文章,只有一條路,徹底推翻科舉制,改為自由創作,民間自由察舉舉薦人才入朝廷,不拘泥文章風格,如此才能實現文化復興!”
朱秀榮是弘治皇帝的女兒,堅定的皇權維護者,雖然她不了解科舉的好壞,但能在大明舉辦兩甲子而依舊,就足以說明現階段大明是需要科舉取仕的。
可眼前的李大人卻毫不避諱的抨擊時政,目中無人,絲毫沒有尊重朝廷的意思,不由讓朱秀榮更加反感。
她帶著攻擊的語氣問道:“有沒有可能不是因為科舉束縛了大明文人的創作,僅僅是你一家之言,是你創作不出來好的詩詞,而怪罪整個環境?”
李夢陽聽及此,臉色頓變!
張檸趕緊拉了拉朱秀榮,讓她不要如此得罪李夢陽,畢竟李夢陽在文壇的名聲很大,即便她是公主,恐怕一紙文章寫下去,也能讓公主名譽受損。
不過朱秀榮壓根不在乎這么多,目光灼灼的盯著李夢陽,絲毫不退半步!
李夢陽怒極反笑,質問道:“你若能說出一首傳唱程度比肩唐人的詩宋人的詞,李某當下給你道歉,跪下道歉!”
張檸趕忙道:“李師勿要如此!”
李夢陽拂袖道:“無需多言!”
他盯著朱秀榮,質問道:“可你能說出來嗎?”
朱秀榮淡淡的道:“巧了,家弟這兩日還真作出來一首不錯的詞。”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