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機的銷量喜人,朱厚煒倒是不在乎這點銷售進項,他真正在乎的是紡織機在未來會產生的價值。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大明的絲綢會激增,怎么才能將絲綢給銷往海外這才是朱厚煒需要考慮的。
自洪武定下對海外政策,片板不得入海就成了大明發展至今的祖制,海禁一直延續到現在,各市舶司接近百年沒有再開過,大明的商人只要出海經商,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這層祖宗制度若不給打破,這些大量的絲綢只能內銷,當國內需求少于絲綢的制造,遲早會出現絲綢行業通貨膨脹,絲綢的價值會大打折扣。
今日紡織機售賣結束,弘治皇帝也需要回宮了。
盡管李東陽和曾鑒祈求再三,但弘治皇帝還是以身子不適為由拒絕,但今日的出宮也勢必會給以李東陽為首的文官們找到勸諫的理由。
畢竟大明天子無病無災,一直躲在深宮也于禮法不合,遲早他們還是要集中勸諫弘治皇帝出外廷執政的。
弘治皇帝今日心情極好,本來還想繼續在宮外溜達,只是被李東陽等人盯上,無奈也只能帶著朱厚煒回紫禁城。
當回到坤寧宮后,弘治皇帝便找到張皇后,嘚瑟的在張皇后面前吹噓他家的二皇子。
什么外面那群人都要將自家閨女侄女介紹給老二,什么老二發明的紡織機一炷香就賣了二十多萬兩銀子等等。
反正全天下就他家老二最優秀出色,別人家的孩子都不行。
張皇后倒也不謙虛,深深表示認同。
老兩口吹的天花亂墜,倒是讓朱厚照癟癟嘴,從小他就覺得不是這兩家伙親生的,果然如此啊!
合著就你們二兒子優秀啦?好啊,我給你監國八年了,你們居然不夸我?還有天理嗎?
“我就說我也出宮瞧瞧。”朱厚照打斷老兩口吹噓埋怨道,“父皇就是不讓我出去。”
“父皇,你說你也養了這么多年病了,有病沒病大家心里都清楚,你年輕力壯,也不能總這么撂挑子啊?”
“你享受了八年,輪也輪到我享受享受了吧?”
大明皇太子殿下表示嫉妒,他也想像弘治皇帝那樣做個快樂的釣魚佬,這樣就能隨意出宮,時不時還能和弟弟在宮外轉轉溜達溜達。
“你還年輕,正是奮斗的時候,不要總想著享受,要有干勁!”
“外面人難道夸你弟沒夸你嗎?今天出宮,人家都說當下是盛世,百姓們生活水平都在提高,這些不都是你這八年來干出的成績嘛?”
“老百姓夸朝廷,這不就是在夸你嗎?你應該感到驕傲才是!”
弘治皇帝勉勵朱厚照,還象征性的拍了拍他肩膀,意思是,年輕人,好好干,我看好你!
朱厚照無語的翻白眼,似乎想到什么,對弘治皇帝道:“對了父皇,王越致仕了,我讓吏部尚書馬文升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閔珪親自去接王老將軍回京。”
這個安排算是給足了王越的牌面,但朱厚照還覺得不夠,王越為國戍邊這么多年,將西北治理的鐵板一塊,這八年來大明的對外戰爭勝多敗少,都是王越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