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刑部郎中楊鳴喚將手中的書信往來提交出來后,大殿頓時死寂沉沉一片。
這是馬文升在西北通信南京吏部侍郎楊廷和的一封信件,內容是讓楊廷和確認劉振刀這行人,是否為九年前擄蔚王的賊子。
楊廷和在這份信件上背書,親口承認并且指認了劉振刀就是這群賊子的賊首,余下人皆參與當年擄朱厚煒罪行!
等刑部郎中言畢,便有數名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官紛紛出列,拱手道:“此賊獠大逆不道,臣等祈求皇上立刻降旨處決!”
而后吏部侍郎出列開口道:“啟奏皇上,此賊獠本就出自西北王越麾下,因功調五城兵馬司,遇不公憤而擄蔚王,此后數名被殺,還有二十余人逃潰不知去向。”
“如此多年的收鋪無果,卻逃匿到西北軍中,哈密總兵官王越怎可能不問緣由再收此群部下?”
“臣有理由懷疑王越故意藏匿罪犯,并且賦予賊子兵權,意圖不軌,請皇上嚴查!”
三法司是就犯罪問題請旨,他們的目的比較單純,但吏部等官吏的目的就不僅僅指向劉振刀。
拔出蘿卜帶出泥,他們的目的始終都是王越!
此一時,大殿再次陷入絕對的安靜之中。
王越并未出列辯駁,他也不知蔚王讓他保持緘默的緣由,事已至此,一切都塵埃落定,王越真的想不出來蔚王還有什么對策。
朱厚煒默默回頭,淡淡看了一眼焦芳。
焦芳立刻會意,緩緩走出班列,拱手道:“啟奏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他是真不想再繼續做這個急先鋒了,他真想將這份重任交給別人,可是蔚王不允許啊!
弘治皇帝總攬大局,任憑大殿爭執,始終一言不發,此時聽聞焦芳開口,才道:“閣老有什么話就說吧。”
焦芳拱手道:“微臣昨夜在內閣當值,接到從南京來的加急彈劾奏疏,彈劾南京吏部侍郎楊廷和的奏疏!”
百官不解,這個時候你拿這事兒來亂說什么啊?彈劾楊廷和的奏疏還少嗎?
焦芳不疾不徐的開口,道:“南京禮科給事中、南京都察院監察御史、巡撫浙直御史聯合上奏彈劾楊廷和做偽證!”
“數日前,楊廷和于宴會醉酒,脫口而言他與馬尚書信件往來中,胡亂指認賊子……換言之,刑部郎中手中那份關于馬尚書和楊廷和之間的書信往來證據……是偽證!”
此言一出,整個奉天殿陷入死一般沉寂,只有外面雨滴聲清晰可聞!
南京禮科給事中上書曰:“廷和者,讒臣也,其智足以飾非,其辯足以行說。內離骨肉之親,乃使子離近身與四川,外構朝廷之亂,諂媚吏部尚書以作偽證,所圖不外乎歸京升遷!臣嘔血懇請皇上,立刻黜楊廷和于南京吏部。權衡誠懸,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臣斗膽直言,自知假日時日會被報復,懇請皇上準許臣致仕!”
誰也沒有想到明明是京師之間的斗爭,南京那邊卻忽然橫插一腳,打亂了李東陽和馬文升、閔珪的所有計劃部署!
李東陽瞇著眼,腦海急速思索,楊廷和什么人他也清楚,除非他已暗中和皇室達成了協議,不然不會以自污的方式給南京科道找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