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已把事情說開,對王越這種人精,根本不需要將話說的太明白。
弘治皇帝爽朗一笑,問王越道:“我家大小子和二小子可都很看重你,兩個小子都很欣賞你在西北的戰功。”
王越惶恐道:“多謝兩位皇子賞識。”
弘治皇帝又問道:“你覺得我家大小子和二小子誰更好?”
王越斟酌了許久,才小心翼翼開口道:“皇太子殿下總攬朝政,蔚王殿下重情重義,老夫家那些不成氣候的孩子,若是能學到太子和蔚王九牛一毛,老夫就很欣慰了。”
一番話說的弘治皇帝甚是高興,又避免了去評價太子和蔚王誰更適合為天子。
這種敏感的話題,稍微處理不慎,后果都是不堪設想。
今日一早,朱厚煒便來乾清宮找到大哥朱厚照。
楊廷和從南京吏部退下來后,南京吏部需要添一名能力出眾又不怕得罪人的官僚繼續去整治南京官場。
哈密王越退下來后,也需要在添一名主帥鎮守哈密。
雖然唐寅是王越指定的接班人,但現在僅僅只是百戶官,無法主持西北大局,而且哈密的總兵官節制的不僅僅是哈密的兵馬,還有關西七衛,還有西北門戶的甘肅,職責重大,不挑一名合適的人過去鎮不住。
等朱厚煒和抵達后宮,就看到弘治皇帝和王越有說有笑。
朱厚煒有些驚訝,這難道不就是所謂的一腳給你踹瘸了,再給你個拐杖,你還得感激人家讓你重新走路?
老爹真是玩弄人心的高手,亦或者說王越明白這些道理,心甘情愿?
“呵,說曹操,曹操就到。”
弘治皇帝對朱厚照和朱厚煒招手道:“剛才王將軍還夸你們倆呢,你們不是一直崇拜王老將軍嗎?過來好好聊一聊。”
王越趕忙起身,對朱厚照和朱厚煒道:“老臣參見太子殿下,參見蔚王殿下。”
朱厚照揮揮手,道:“老將軍不要行禮了,咱大明要沒有你,西北早就亂成一鍋粥啦。”
朱厚煒問王越道:“老將軍,我一直有些不理解,我大明軍事還算強盛,為什么哈密城如此難守?”
“未來哈密究竟要走一條什么樣子的路?老將軍有考慮過嗎?”
畢竟王越經略西北這么多年了,朱厚煒還是想聽一聽他的建議。
關于哈密之爭,從永樂一直持續到了弘治,朝廷分兩派,一派建議放棄哈密,退守甘肅,關閉嘉峪關,杜絕和西域貿易往來。
一派則認為哈密是西陲的屏障,寸步不能退。
可大明歷經七八個皇帝,哈密也幾度失手,又幾度被收回,一直在西陲屹立不倒,大明對西邊的軍費一撥再撥,現在國家經濟還能支撐的住,可是未來呢?
一旦大明經濟不足以支撐守哈密的軍費,又該怎么辦?
西邊吐魯番這個禍患,遲早要解決!
王越深思片刻,才開口道:“啟奏蔚王殿下,導致哈密陷入如此危險之地的原因是……我們對哈密雖有實際控制權,但沒有名義上的統治權。”
“自永樂設忠順王后,哈密就成為了大明朝任用蒙古人在西北代理執政,大明輔忠順王執政的方針。”
從名義上,大明雖然擁有控制權,但統治權還是在蒙古人手中。
而且哈密各番人群居,吐魯番人、蒙古人各種少數民族……他們的利益目標不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時有反叛之心,所以才會導致哈密局勢如此復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