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總兵府。
楊一清的壓力很大,弘治皇帝給予他了最充足的支持,非但沒有追究其罪責,還給西北戰場調送來了足夠的錢糧輜重。
越是如此,越讓楊一清肩膀感受如泰山壓頂般的壓力,一旦唐寅那邊失利,楊一清就準備好以死謝罪了!
他在焦急的等待著唐寅那邊的戰報情況。
“大人,大人!”
一名親兵急促走來,臉上帶著興奮,對楊一清道:“肅州,大勝!”
“唐寅全殲瓦剌部六千敵!”
大勝,前所未有之大勝!
楊一清如釋重負,長舒一口氣,高呼道:“好!”
這次韃靼和瓦剌聯軍一同攻打大明北疆,現在瓦剌損失如此嚴重,一定不會再陪著韃靼人繼續攻打大明,韃靼軍要獨自面對九邊所有兵力,想要取勝難如登天,再不濟大明只要堅守九邊長城,韃靼絕對沒有入關的可能!
此一戰,提升了士氣,重創蒙古軍,唐寅居功至偉!
“讓唐寅將軍功全部報上來,本官要替他們請功!”
……
紫禁城也在等待北疆戰報,今天一早,朱厚煒洗漱完畢后便朝乾清宮而去。
先去了一趟翰林院,翰林院庶吉士王煥躬身拜謁蔚王,拱手道:“蔚王殿下,弘治國史第一卷共三年已然修好。”
朱厚煒嗯了一聲,隨手翻閱看了一遍,到弘治二年白昂修黃河時,朱厚煒卻蹙眉道:“弘治二年黃河決堤,分兩支決堤,一支潰于山東境內,一支潰于河南境內,還有流入南直黃邳縣南造成災厄。”
“為什么沒修南直境內黃河水患?”
王煥忙不迭道:“回殿下,此修史事是庶吉士嚴嵩負責,下官不知。”
朱厚煒深深盯了王煥一眼,道:“這不是你的工作?”
王煥解釋道:“下官工作繁忙,惟中較為清閑,于是主動幫下官修國朝第一卷史。”
朱厚煒噢了一聲,道:“嚴嵩修史大意,工作疏忽,罰俸一月,汝等當引以為戒,此事通傳翰林院廣而告之。”
朱厚煒并未在翰林院多待,轉身便朝乾清宮走去。
“父皇,大哥,你們怎么這么高興?”
朱厚煒愣了一下,當即反應過來,道:“北疆勝了?”
朱厚照喜滋滋的道:“唐寅做個百戶真的屈才了!肅州大勝,唐寅全殲瓦剌六千敵,楊一清將戰報送到了兵部。”
“你瞧!”
朱厚照將捷報交給朱厚煒看,這是楊一清建議升唐寅以及替肅州將士請功的奏本。
朱厚煒也大為振奮。
這一次,不管文官怎么找補,恐怕都找補不回來了,他們本以為送了自己人去西北,誰知楊一清壓根沒有和他們站在同一邊,不然楊一清不會為唐寅請如此大的軍功。
同時也證明了老爹用人的目光,楊一清果然沒有讓大明讓朝廷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