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次戰場在寧夏!原來這就是這段時間大明的文官蟄伏下來的原因。
只要安化王那邊一造反,劉瑾就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
屆時天下官吏紛紛附和,劉瑾壓根就沒活著的機會!
“大哥,這不重要。”
“啊?”
朱厚照驚愕的道:“這,這都不重要?”
朱厚煒點點頭,道:“我現在最擔憂甘肅那邊。”
“甘肅?怎么了?”
朱厚煒道:“寧夏這邊局勢失控,周東度貪點錢財的事暫且不說,那么多軍妻被安惟學侮辱,這群軍人會不會嘩變?”
“甘肅臨近寧夏,他們未必不會抱團去找安化王主持公道。”
“胡鬧!”朱厚照道,“他們遭遇不公,當然要上奏朝廷,這等人神共憤的事,孤還能不給他們主持公道嗎?”
朱厚煒反問道:“如果他們的聲音沒辦法傳到朝廷呢?”
朱厚照愣住了。
朱厚煒道:“我更擔心安化王會不會造反。”
朱厚照激動的道:“當真?!”
“好好好!果然是十六爺的種啊!”
朱厚煒:“?”
“大哥,你在想什么?”
朱厚照激動的道:“造反,造反好啊,大明好長時間沒人造反了!孤在皇宮練了這么久的軍事技術……”
大哥的想法總是讓人捉摸不透,好什么好啊,他真要起兵造反,哪里需要朝廷動手,楊一清就能在西北平反了。
而且造反苦的依舊是老百姓,這才是朱厚煒最擔憂的事。一場造反會波及多方面,財政、軍事、北疆塞外等等各方面都要考慮到位。
朱厚煒打斷朱厚照道:“大哥,你別胡鬧,西北沒你的事,楊一清和唐寅都在西北,亂不掉,你也不能瞎跑。”
“去找父皇!”
這么大的事,兄弟兩人不能不讓弘治皇帝知曉。
朱厚照略微有些失望,大展身手的機會沒了,頗為不高興,跟著朱厚煒亦步亦趨來到后宮。
“不可能的,你想多了。”弘治皇帝莞爾一笑,對朱厚煒的擔憂不以為意。
自太宗開始,明朝的王爺已經不具備人事、軍事、財政三權,當初野心勃勃的藩王們,早就被養廢了。
從太宗到現在,大明太平了這么久,就沒看到哪個藩王敢造朝廷的反的。
所以弘治皇帝聽了朱厚煒的分析,便覺得是自家兒子杞人憂天了。
朱厚煒忙不迭道:“父皇,還是調命給楊一清,讓楊一清的軍隊迅速朝東靠攏,以為防備。”
弘治皇帝笑道:“大軍調動需要耗費多少糧草啊?楊一清還要防著瓦剌和吐魯番,這個時候去折騰他實在沒必要,勞民傷財。”
“可是……”
弘治皇帝臉上帶著自信,淡淡的道:“兒子,信父皇,安化王不敢造反的,父皇有這個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