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十四年,九月初一,晴。
今日一大早,弘治皇帝和張皇后便穿朝服,一同去奉天殿醮戒。
朱厚煒昨日就在春和宮住下,今天大哥大婚,他這個做弟弟的自然要在場。
今日他也起了個大早,跟著父皇母后一同抵達奉天殿,姐姐沒來,禮法上規定公主不得隨意出入奉天殿。
朱厚照站在大殿上,禮部官員左右列定,先對皇帝、皇后叩拜,然后才宣讀醮戒醮戒禮儀。
所謂醮戒,就是皇帝親自勸戒太子,汝已成年婚媾,當扛起家國責任,不再少年任性等等。
朱厚煒默默的站在大殿上,看著身穿深紅色絳紗袍紅裳的朱厚照,臉上淡出笑容,大哥手持玉圭就那么傻傻的站著,任憑天子訓誡。
張皇后一時間竟有些紅了眼,索幸朱厚煒微微拍了拍她的手腕,才沒有讓老娘失禮。
畢竟這里有官員在,大明皇后如何也不能失了體面。
老娘是欣慰的,好不容易看到自家大兒子成婚,怎能不欣慰,小時候那么皮實,即便長大監國了,依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現在成婚了,以后也有人約束,總會收斂收斂性子。
醮戒禮結束,天還未亮。
旋即禮部尚書崔志開始主持六禮,明朝太子作為皇帝之下第一人的國本,其婚禮和民間差別不大,也需走六禮形式。
此前傅瀚以禮部尚書升內閣首輔,在成為內閣首輔后,他還兼任了一段時間的禮部尚書,最后提拔崔志升遷禮部尚書后才卸任。
朱厚煒隨著大哥一同去了東宮,自他監國后,已經很少去東宮居住,可畢竟他還是皇太子,婚禮自然在東宮舉辦。
朱厚照抵達東宮后,便在禮部官員引導下翻身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御馬,皇太子納妃和天子納皇后唯一不同的便是太子需要親自去迎接太子妃。
宮外早就開始戒嚴,時間尚早,百姓都還未起,身穿蟒袍的錦衣衛大漢將軍在前開路,足足五百多人,隊伍宛如長龍,從紫禁城出發,直奔正陽大街。
弘治皇帝也是愛極朱厚照,正陽大街兩側樹上全部纏了絲綢,繁華奢靡程度堪比當年唐朝太平公主出嫁。
盡管都察院一再上奏,勸弘治皇帝勿要奢靡浪費,以免讓百姓微詞,但弘治皇帝拒絕聽御史勸諫,依舊一意孤行。
同時他還從宮內調遣了一千多金吾衛,專門用來維系早起百姓的秩序。
隊伍抵達太子妃府前,天才蒙蒙亮。
妃乘輿出門,降輿,乘鳳轎。皇太子揭簾訖,遂升輅,侍從如來儀。
在朱厚照迎親隊伍抵達夏府前,夏婉兒坐在輿駕上出府,然后侍女背其下輿,轉上專門為太子妃準備好的鳳轎上。
太子親自揭簾。
這一切禮儀,自由禮部官主導,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出錯。
當夏婉兒從普通的輿駕乘上了鳳轎后,也標志著在這一刻,夏婉兒身份開始徹底轉變,一躍成為萬眾矚目的皇太子妃!
禮部官員先拜太子,再拜太子妃,隨牽引隊伍直奔紫禁城!
……
東宮,弘治皇帝和張皇后早早在正殿端坐,大殿上同時還站著朱厚煒和朱秀榮。
一身大紅絳紗袍手持玉圭的朱厚照和身穿鳳霞怶的夏婉兒并列一步步來到東宮正殿。
禮部官員唱禮,先對皇帝和皇后拜謁,然后對拜,合巹交杯。
“禮成!”
隨著禮部官員高呼,朱厚照和夏婉兒在黃昏時,徹底完成了婚媾大事。
一場婚禮需要耗費一天時間,期間朱厚照需要跟著弘治皇帝不斷去祭拜先祖、社稷、山川、高禖之神。
其中高禖則是祈求生育繁衍的神靈,一般都會在皇帝皇子成婚的時候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