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朱厚煒身上。
此次前來的無論是占城禮部尚書還是安南禮部尚書,都是苦學國大明朝的國學經典。
他們涉獵的大明古文獻很多,知識面很廣,誰也不覺得自己會輸。
朝鮮國倒是抱著無所謂的心態,他們已經盡可能的幫了大明的忙,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楊廷和和兩名禮部侍郎微微看了一眼朱厚煒,心里不免有些擔憂。
這是考驗大明朝的時候,作為大明的代表,朱厚煒的任何問題被回答出來,都不免讓人覺得蔚王的水平一般。
所以怎么出題,就看朱厚煒的水平了。
朱厚煒想了想,道:“一日境內發生了盜匪,一名盜匪抓住了一個小孩。”
“盜匪窮兇極惡,欲殺小孩。孩子母親找到盜匪,懇求他放了小孩。”
“盜匪說:你若猜對了我的問題,我便放了孩子。你猜我會不會殺了孩子?”
誰也沒想到蔚王根本沒按常理出牌。
楊廷和不由苦笑了一下,又暗暗點頭。
朱厚煒巧妙的用這種智力問題解決了難處,不管雙方誰回答正確,這又不算國學問題,就算回答對了,也不能上升到國家文化層面,頂多只是考驗智力。
所以不管誰回答對,對大明的國體來說都沒有任何損失。
雙方使臣陷入沉思,如果說會殺了孩子,盜匪大可以說猜對了,孩子必死。
如果說不會殺了孩子,盜匪說猜錯了,孩子必死。
這根本就沒辦法作答。
“這……根本沒辦法作答。”雙方使臣開口。
楊廷和微笑道:“兩位使臣沒認真聽殿下的題目。”
“只需答會殺了孩子即可。”
占城國使臣道:“既然答會殺了孩子,那孩子不是必死嗎?”
楊廷和道:“所以本官說貴使沒聽清題目,盜匪說了,只要猜對了,就會放了孩子。”
安南使臣道:“對啊,所以她猜對了,那盜匪會殺了孩子,都殺了孩子還怎么放人?”
兩國使臣有些抓狂。
朱厚煒微笑道:“所以,究竟是誠信于自己還是誠信于別人,在個人的選擇。”
“誠信于自己則失信于別人,誠信于別人,則失信于自己,究竟如何選擇,全看個人。”
黎溶若有所思,緩緩地瞪大眼睛,不由驚愕的看了一眼蔚王殿下。
他這是借題來點占城和安南呢,十二年前禮部右郎中傅瀚前去調停國安南和占城之間的沖突,并且以國家名義讓他們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可十二年后,安南失信了,若是誠信于國家,他們可以繼續于這件事扯皮,畢竟對國家有利益,可以不斷試探占城底線。
若是誠信于別國天下,安南就該為自己錯誤買單,大大方方承認錯誤,解決此次沖突。
怎么選擇,朱厚煒把選擇權交給了安南。
反應過來的眾人,一時間無不呆若木雞,誰也沒想到看似一道簡單的智力題,居然能延伸到國家層面。
而大明也不是沒有作為,用這種巧妙的方式承擔起了大國的調解責任。
這是何等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