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煒肯定贊同楊廷和的做法,目前來看楊廷和所有的應對措施都是最優解。
現在僅僅只是對藩王的俸祿做了一個不大的改革,并且還給他們晉升機制,即便如此,都遭遇如此大的阻撓,可想而知,越是到后面,明朝藩王的問題該會多么嚴重。
朱厚照指著案牘上的奏本,道:“這些都是楊廷和統計出來的數據,從洪武開始直到現在,藩王增長的趨勢以及朝廷撥款藩王錢財增長趨勢,以及宗藩俸祿占朝廷總收入的趨勢。”
“全部都在上漲,雖然前兩年降低了一些,但那是因為市舶司和商業發展后,收入多了,宗藩的俸祿依舊駭人。”
朱厚煒拿著楊廷和分析的奏本仔細看了起來,不得不說楊廷和這個首輔很稱職,這些事根本不需要朱厚煒交代,楊廷和全部主動統計好,以佐證這次關于宗藩改革的重要性。
從最開始楊廷和就支持朱厚煒的宗藩改革,這件事是他一直想做卻做不了的事,宗藩疲敝不能讓他這個臣僚提出來,這是朱家的事,他這個外人提出來不合適,所以當蔚王提出來后,他雖然表面上說了危害,但內心是十分支持朱厚煒這次改革的。
楊廷和現在最怕朱家頂不住壓力,會突然叫停,所以才會寫這么多奏本數據分析。
朱厚煒笑道:“楊閣老真是越來越有本事了。”
朱厚照:“啊?什么?”
“哦,是啊,楊老師確實很有本事,這些奏本寫的有理有據。”
朱厚煒并未和朱厚照分析其中更深層次的事,只要楊廷和站在他們這邊就足夠了。
……
自從朝廷對肅王的死,僅僅只是派一名禮部侍郎過去吊喪,并未給出實際的解決策略后,大明的一眾藩王徹底開始震怒了。
對朝廷如此冷漠和漠視,他們已經忍耐到了極限。
弘治二十五年,五月初一。
江西,南昌府、建昌府、德安府,三地的藩王數萬頃的土地,上萬的佃農依靠藩王存活,此時三藩一紙令,驅逐走了所有佃農,瞬間江西就產生了上萬名流民。
這件事很快席卷兩京十三省,而后所有藩王響應江西,全部驅逐走了佃農,一瞬間全國涌出了十萬余流民無地可種!
湖廣,安陸。
興王府。
朱佑杬在安陸和武昌都建了府邸,作為成化皇帝的第三子,弘治皇帝的長弟,成化皇帝給與朱佑杬的待遇算是這么多兄弟中最好的一個。
多數時候朱佑杬都會去武昌府禮佛問道,前幾日才折返回安陸。
“兒子,現在各地藩王都在罷黜佃農對抗朝廷,咱們何時響應。”
許多政務上的事,朱佑杬都會詢問自家兒子,實在是因為朱厚熜對政治上的謀算能力太逆天了。
朱厚熜身穿白衣,將書房煮好的茶給朱佑杬斟了一杯,才道:“父王,別學他們。”
“為何?”
朱佑杬不理解,這樣豈非讓天下藩王全部孤立他們?
朱厚熜反問道:“父王,咱們和他們素來沒有多少交集,所求不過都是共同利益罷了。”
“如果這件事能成功,那我一定鼎力支持,但朝廷到現在已經表明了態度,這個國策是一定會推行下去的,任憑藩王怎么鬧都不行。”
“所以我們做了,只會讓朝廷更加厭惡,我們不做,還能給朝廷博取一絲好感。”
朱佑杬道:“別的藩王會說我們。”
“那又如何?他們還能打到湖廣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