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教過朱厚煒一個道理,恩出于上。
現在江西百姓的大多數恩情不是出于朝廷,而是出于寧王,這一定是個不好的現象,不管寧王有沒有別的心思,都得要防著。
朱厚煒知道歷史進程,所以知道寧王的野心。
當然,如果他不知道歷史進程,憑著跟弘治皇帝學的道理,也不得不防著寧王。
這讓朱厚煒忽然想起了岳飛,當一名臣僚的威望逐漸已經蓋過朝廷的時候,站在執政者的位置來看,就不得不將他視作威脅了。
歷史上這種事例不勝枚舉,當一名帝王無法辨明是非的時候,一念之間,未必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從而導致賢臣被殺。
朱厚煒剛回到南昌驛站,左僉都御史陳玉便找到朱厚煒。
“王爺,微臣查了一天,沒有發現什么可疑。”
朱厚煒愣了一下,道:“也就是說,山東那邊的糧食被劫,和江西這邊沒有多大關系?”
“微臣不敢肯定,但這段時間南昌確實沒有什么可疑的人進出過。”
不是南昌這邊的問題,那這一批糧食究竟怎么回事?
難道真是被劫匪盯上了,那群劫匪得有多大的膽子,敢覬覦朝廷賑災糧食?
朱厚煒百思不得其解。
“我知道了,此事你暫時不要查了。”
“去召王務過來。”
“遵旨。”
少頃,太醫院院正王務便來覲見朱厚煒,拱手道:“微臣參見王爺。”
朱厚煒隨意揮手,道:“瘟疫的藥研究出來了嗎?”
王務:“……”
他解釋道:“王爺或許不知,瘧疾自古有之,只能防控,想要研制抗瘧疾的藥物,幾乎不太可能,嗯,是沒這個可能。”
“而今瘟疫沒有繼續蔓延,已是不幸中的萬幸,活著的百姓只要不在退了熱,未必會死。”
朱厚煒記得后世好像有金雞納霜專門抵抗瘧疾的,明朝肯定有金雞納樹,但問題是,朱厚煒壓根不知金雞納樹長什么樣子。
他只能對王務道:“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遵旨!”
朱厚煒沉思片刻,坐在桌椅前,寫了一封信,交給了阿奴,讓他盡快派人送去乾清宮。
……
寧王今日出了門,在郊外一處偏僻地方接見了江西左衛總兵楊五禮。
“這么急著要見本王,發生什么事了?”
楊五禮臉色不太好看,對寧王道:“王爺,蔚王好像知道了些什么,他今日去了江西左衛,一直在試探我。”
寧王愣了一下,道:“具體發生什么事?”
楊五禮將今日的事一五一十告知寧王,寧王眉宇緊緊蹙了起來,從最開始蔚王去他府邸的時候,就在試探他,現在又開始試探楊五禮。
他好像真知曉了本王在做什么?
其實何止是他,朱厚照早就知道了,只是朱厚照從未管過寧王,只等他盡快造反呢。
楊五禮道:“王爺,不能再等了,若是這場瘟疫解決了,我們在民間將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寧王深以為然的點頭,道:“確實如此,本王也要加快對付他的腳步了。”
“你先回去等我命令。”
“等等,現在能調動的兵馬有多少?”
楊五禮道:“一萬八千余人。”
“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