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當楊廷和在內閣看到南昌叛亂已經被王守仁平定后,心里長長舒了一口氣。
王守仁能拿下南昌,就意味著蔚王已經絕對安全。
楊廷和本想去乾清宮將這消息告知朱厚照,但又覺得不妥,于是便讓內閣敕造嚴嵩去了一趟乾清宮。
他若一人過去找朱厚照報喜,無疑會讓內閣其他人心里頗有微詞,若是不去,最后由兵部通知朱厚照,那內閣的權威將會大打折扣,思來想去才決定將這甜頭交給嚴嵩。
嚴嵩自從會翰林院后,為人處事的態度做了很大的改變,他先是感恩了一番楊廷和,然后急促朝乾清宮走去。
遇到劉瑾,嚴嵩也沒有了往日翰林的高貴,尊敬的道:“見過劉公公,勞煩公公通稟,臣覲見太子殿下。”
尤記得上次彈劾劉瑾的風波中,嚴嵩還充當馬前卒的角色,此時他已全然沒有了往日的看不起,對劉瑾也愈加恭敬起來。
劉瑾很滿意,外面的朝臣對他的敵意依舊很大,嚴嵩作為內閣文官,能用這種態度對待自己,他怎能不滿意。
劉瑾對讀書人沒有敵意,多年的宦官生涯讓他明白一個道理,和文官發生沖突不是太明智的事,但坐在這個位置,他又不能全部順著文官,因此他需要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那就只能有意識的提拔一些趨炎附勢的文官。
比如嚴嵩現在的表現,就深入他心。
“嚴大人稍等。”
劉瑾微微頷首,然后進入乾清宮,不多時便出來召嚴嵩入內。
“微臣嚴嵩參見太子殿下。”
朱厚照嗯了一聲,道:“什么事啊?”
嚴嵩忙不迭道:“回殿下,楊閣老讓文臣來報喜,江西寧王謀反案已被王守仁平定。”
“這么快?”
朱厚照一臉驚愕,他不是沒想過王守仁能力很強,但只是沒想到會這么強。
寧王謀反案被平定,也就意味著弟在南昌已經脫離危險,這確實是個好消息。
朱厚照激動的道:“好,好啊!”
“王守仁的軍報送兵部沒有?”
嚴嵩搖頭道:“微臣不知。”
朱厚照道:“那就去兵部問問情況,孤要知道具體細節。”
“遵旨!”
嚴嵩又忙不迭撩袍離開乾清宮,直奔兵部而去。
劉大夏剛收到江西南邊的塘報,正打算入宮,旋即就看到嚴嵩走來,狐疑的問道:“嚴敕造,有事?”
嚴嵩拱手道:“劉尚書,殿下讓我拿兵部取王守仁塘報。”
劉大夏瞇著眼,笑著道:“嚴大人還真會挑時間呢,敢問我兵部的事,為何你內閣先一步稟中宮?”
嚴嵩不卑不亢的道:“沒有兵部和內閣,都是大明朝廷的事,下官是大明朝廷的官,自然要盡忠皇上。”
“好!”
劉大夏揚聲道:“嚴大人倒真忠肝義膽,本官佩服!”
他將塘報丟給嚴嵩,道:“拿去吧,才抵達兵部沒多久。”
“下官告退。”
望著嚴嵩離去的背影,劉大夏面皮微微抽搐,臉上露出一抹不悅和警惕,最近這個嚴嵩,越來越活躍了。
當初那名正直懂得翰林官,好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若假以時日,未必不會入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