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報社。
過往路人紛紛看著這處門頭,無不好奇,誰也不知道這是做什么生意的。
就連旁邊的兩處店家,都不由好奇萬分。
接下來秀宜又命人去買了活字印刷機,以及大量的紙張。
前期準備工作也算完成。
而后秀宜又在讀書人群體中發布了一則消息,凡百姓皆可投稿給報社,要求稿子記錄真實,不可制造謠言,不可討論政事,只要有趣過稿每篇稿子獎勵五文錢。
莫看這些錢財并不多,但許多秀才之類的讀書人,卻仿佛找到了命脈,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開始撰寫稿子投稿。
……
蔚王府。
秀宜勞累了數日,今日終于收集了大量的稿件回到王府。
在報社構建的初期,就是徐光菡陪著相公一起構建的,他知道朱厚煒需要將報社發展成什么樣子,自然也就知道怎么篩選報紙的內容。
相公說過,先以吸引人為主,讓百姓養成快閱讀的習慣,知曉最近發生的時事。
所以當秀宜將稿件拿到府邸后,徐光菡先拿著這些內容去看。
很多內容都不符合標準,比如有人拿唐宋的八卦放在報紙上,這些東西都未經證實,若是刊發之后,只會讓報社淪為二流機構。
朱厚煒需要將報社打造成一個權威的機構,就是讓百姓看到報紙,就知道報紙上報道的內容都是真實的。
只有如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報紙才能漸漸具備話語權。
所以徐光菡排除了很多,只是節選了幾家文社比拼,誰勝出誰落敗。然后又找了地方衙署調查一些命案分析,什么因情爭執最后被判罰之類的。
這些內容都天然會吸引人。
當然,全部都是這些花邊的新聞也不行,還需要涉及一些爆炸性新聞,比如寧王于江西造反,王守仁智勇雙全平定寧王叛亂這些。
徐光菡留下了幾篇稿子,然后讓秀宜去找人謄抄到報紙上,形成初版后,再拿給自己看。
這個過程很麻煩,但也實屬正常,若是隨便就能做好,倒真有點不合理了。
直到第二天,多一份北平日報才算徹底撰寫好。
夜深了,徐光菡帶著報紙來到了朱厚煒的書房。
“相公。”
朱厚煒放下書籍,笑著道:“嗯,有事嗎?”
徐光菡道:“秀姐姐這段時間已經將報社的前期構架都已經做好了。”
“我尋思還要招募一些讀書人,讓他們負責謄抄鉆屑新聞稿子,還要負責收錢計賬,還有一些也需要去調查實事的。”
這不就是記者雛形么?朱厚煒不由感慨自己媳婦的聰慧,莞爾一笑道:“都聽你的。”
徐光菡笑了一下,將報紙遞給朱厚煒,道:“相公你看看,第一份報紙已經出來了。”
朱厚煒看了一會兒,眉宇微蹙。
“怎么啦?哪兒不行么?”徐光菡詢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