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記者也介紹了自己的身份:“周所,您好,我們是法治日報的記者。現在咱們這邊凈化風氣,報社里準備挑幾個典型的案例,當做典型。我看這次的事件,就很典型嘛。”
聽到這話,周所長眼睛一亮。
“記者同志,請你們放心,我們肯定會全力配合你們的采訪工作。”
隨后,記者又拍攝了幾張照片,走訪了周圍的群眾,這才跟著周所長去了派出所。
李鐵錘和張喬身為“熱心群眾”,也要去做一份筆錄。
在前往派出所的路上,李鐵錘暗暗沖著張喬豎起了大拇指:“張喬,沒想到你倒是個有本事的,竟然能這么快把記者請來。”
要知道,在這年月記者才是真正的無冕之王,就算是領導們見到記者都得恭恭敬敬的,生怕一個不小心,報紙上出現不利的消息。
“這是你運氣好,我中學時候的同學在報社里當總編,他們正好缺少新聞,要不然這點小事,也很難把他們請來。”張喬嘴上說著謙虛的話,神情卻頗有點得意。
跟李鐵錘認識后,張喬總感覺這男人高自己一頭。
這次總算是能讓這男人欠自己一份人情了。
李鐵錘在派出所里做了筆錄,然后以熱心群眾的身份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等忙完這些,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了。
“你能送我回去嗎?”出了派出所,張喬突然停住了腳步。
“走吧。”李鐵錘沒有猶豫,拍了拍自行車的車座。
張喬踮著腳坐在了自行車上,李鐵錘猛地一蹬自行車,自行車如同箭頭般沖了出去。
張喬家住在大院里,李鐵錘為了避免麻煩,將自行車停在了大院門口。
“多謝你了。”見張喬轉身要進大院,李鐵錘沖她揮了揮手。
“德行。”張喬背著手一蹦一跳的走了。
李鐵錘搖了搖頭,也騎上自行車沖進了寒風里。
張喬走進了大門突然停住腳步,扭頭看向李鐵錘的背影。
這時候遠處傳來一道聲音:“張喬,那男同志是誰啊?”
只見一個中年人從旁邊走出來。
張喬沖著中年人喊了一聲哥,隨后說道:“是個同事,我自行車鏈條斷了,他把我送回來了。”
“是嗎?”張先德瞇著眼朝著李鐵錘的背影看了看。
“怎么,不相信啊?哥,你是不是職業病犯了,要不要我請嫂子給你治病?”張喬本能的有點心虛。
“相信,我怎么不相信呢!走吧,咱們回家,晚上娘燉了羊肉湯,我給你留了一碗。”
張先德收回目光,帶著張喬往大院深處走去。
張先德跟張喬小的時候,父母都在邊疆工作,跟一般大院子弟有父母照顧不同,他們兄妹的日子過得相當清苦。
張先德比張喬大七歲,在那些年月里,他可謂是又當爹又當媽。
有了那些經歷,張先德跟張喬的關系比一般的兄妹更親密。
前陣子,張喬張羅水電料商店的事兒,就是張先德出面說服了父親。
每天晚上,張先德都會抽空回家吃飯,順便了解妹妹的近況。
剛才吃晚飯之后,見張靜先回來了,卻遲遲不見張喬的身影,張先德已經在大院門口轉悠了有一陣子了。
他親眼看見張喬的腦袋靠在了那男人身上。
這肯定不是一般的同事關系。
“哥,你在想什么呢。”兩人邁步往家走去,張喬見張先德沉默不言,感覺有點莫名的心慌。
“沒什么。妹妹,你跟杜武什么時間結婚啊?哥可是早就備下了一份重禮,十七寸的彩色電視機,怎么樣?”張先德若無其事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