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轉身便要離去。
領導卻又將他喊住:“這個李鐵錘,可是之前研制出收割機的那個年輕人?”
“正是,他原本是靠山屯公社的拖拉機手,因表現卓越被調至京城。曾助力內江雷達研究所研制出一款名為‘千里眼’的雷達,經實測,追蹤精度比國外最先進的雷達提升了40%,目前已實現列裝,效果斐然。”助理匯報道。
“這是個人才啊……不,豈止是人,簡直是天才!”領導的手指頭在桌子上輕輕敲擊著,“你重點留意一下紅星機械廠的項目,必要之時,可派人前去支援。”
助理一時有些愣神,這可是他頭一回聽到領導用“天才”這般贊譽之詞去形容某個人。
倘若說李鐵錘此前只是進入了相關名單,那么此刻已然躍居名單前列,成為重點關注對象了。
“是,我馬上著手辦理。”助理點了點頭,關上門,退出了辦公室。
領導再次起身,望向窗外,不知何時,天空中的烏云已然消散,皎潔的月光傾灑在京城大地之上。
此時的李鐵錘經過一夜的奮戰,總算是把挖掘機的“本土化”研制工作的計劃給搞了出來。
看著研制計劃,他有些郁悶的捏了捏眉心。
履帶之類的配件國內就能生產,其他一些不重要的配件,也可以找到替代品,關鍵是核心的幾個部件——液壓元件,挖掘機的動臂目前國內尚且不具備生產能力。
壓泵、閥等關鍵部件的生產技術全都被國外所壟斷。
而動臂需要精密鑄造和熱處理工藝,目前國內的技術水平達不到。
更嚴重的是,李鐵錘經過計算,只是初步的研制計劃就要花費高達五十萬人民幣的研制費用。
而上級部門批下來的經費只有不到二十萬,現在已經被花得七七八八了。
如果開啟研制計劃的話,就只能由紅星機械廠往里面投入大筆資金。
“要不....咱自己把錢先投進來?”李鐵錘想了想,決定把從水電料商店那邊拿到的分紅拿出來。
他還沒來得及有動作,就接到了柳宗山的電話。
“鐵錘,到我的辦公室里來一趟。”
放下電話,李鐵錘拿起研制計劃,快步來到廠長辦公室門口,敲了敲門,聽到里面有回應之后才推開門。
辦公室內,柳宗山正在跟一個身穿中山裝的中年人聊著什么。
見到李鐵錘進來,柳宗山指著中年人介紹道:“鐵錘同志,這位是一機部民用機械工業處的張東科長。張東科長可是老工業人了,當初咱們紅星機械廠能夠改制成功,就有張東科長的一筆功勞。”
張東科長笑著跟李鐵錘握了握手:“你別聽老柳胡說,我現在來到這里,我的身份就是一機部派駐紅星機械廠專員,我是來為紅星機械廠負責的。”
專員?李鐵錘太清楚專員這個職位的意義了。
雖說沒有什么級別可言,但是卻代表了上級,權力特別大。
只是一機部為何要把張東專員派過來呢?
張東是個爽朗的性子,看出了李鐵錘的疑慮后,從文件包中取出一份日報遞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