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給周全了一個處分,然后把他退回到了地方上。
也有人猜測周全是擔心被陳福生報復,或者是受不了礦上艱苦的生活,故意這樣干,只是沒有證據。
李鐵錘算是美美的吃了個大瓜,晃著回到了住處。
就在此時,一輛吉普車沿著崎嶇的山路沖著這邊奔馳而來。
華山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看到道路上絡繹不絕的工程車隊,感到有些奇怪。
“我記得這里都是山區吧,也沒什么礦產,這么多車隊是干什么的?”
陪同華山的是保密部門的同志,笑著說道:“你還不知道吧,我們剛在這邊發現了個百萬噸的鎢礦,這些機器都是開礦用過的。”
此話一出,華山愣住了,怔怔的說道:“原來你們不是吹牛啊!
不過,國外的那幫家伙數次要求你們澄清,你們為什么不邀請他們過來呢?”
話說出口,華山意識到自己犯蠢了。
“這是你們的計策!”
“準確來說,應該是鐵錘同志的計策。”
提起此事,保密部門的同志心中一陣唏噓。
當朱溪鎢礦被發現后,對于是否馬上公開鎢礦,部委領導的意見并不一致。
有些領導覺得這是提振精神的大事情,應該馬上公布。
也有些領導覺得主溪鎢礦屬于戰略級別的礦產,一旦被外人注意到,難免會生出什么事端來。
最后上面征求了李鐵錘的意見。
李鐵錘力主馬上公布。
不過給出的理由卻是“以真亂假”。
最終,上面經過考慮,采用了李鐵錘的計劃。
數天后,國內的報紙就以《贛北發現百萬噸鎢礦》為標題,將這件事公布了出去。
只是報道中并沒有提及朱溪的地名,也沒有任何細節。
反而著重表揚了某勘探隊,號召全社會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向勘探隊學習。
這篇報道很快傳到了海外,立刻引起了一陣驚濤駭浪。
“百萬噸級別的鎢礦?這豈不是占了全世界鎢礦的一大半?”
“那邊的運氣也太好了吧,眼紅啊。”
“眼紅什么,這肯定是在吹牛,那邊目前確實有幾個鎢礦,不過都在贛南地區。”
“對對對,那邊的人都喜歡吹牛。”
美聯社的記者看到這種情況,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聞素材,于是采訪了小美家的能源部。
能源部此時已經得到了消息,眼看著稀土沒能搞到手,對方竟然又搞出這么大的一座礦。
此消彼長,他們的麻煩就大了。
能源部已經聘請了專家,對新聞報道的內容進行甄別。
只是新聞中沒有任何細節,那些專家也無法確定,只能給出一個模糊的答案:“按照目前的地質成礦看理論,那邊的贛北地區不應該存在這種大型的鎢礦。”
“這么說那邊是在撒謊了!”能源部大喜,無視專家的再三提醒,直接給出了幾個大紅包。
反正這個意見是專家提出來的,到時候就算是出了問題,背鍋的也是專家。
面對美聯社的采訪。
能源部毫不客氣的斥責了那邊是在弄虛作假,是在虛張聲勢,還把專家搬出來背書。
隨后,這篇報道就出現在了小美家的權威報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