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教授看了看李鐵錘,李鐵錘站起身將撰寫好的材料發給了那些研究員。
“1.3μ互連技術”
看到資料上的標題,那些研究員們的臉色都微微一變。
“李顧問,咱們的步子是不是邁的太大了一點?”
“是啊,國外現在還在研究3μ鋁互連,咱們就直接進行1.3μ銅互連研究,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搞研究不能好高騖遠,咱們以前吃過大虧。”
這些研究員的質疑不可謂沒有道理。
所謂的金屬互連技術,是集成電路制造中將獨立元件互連為完整電路的核心技術。
通過在芯片表面沉積金屬薄膜并刻畫形成布線結構,實現器件之間的電氣連接。
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這正是后世光刻技術的早期版本。
甚至,在銅互連技術中,也要使用到簡單的光刻技術。
也正是因為這個,李鐵錘之所以堅持搞1.3μ互連技術。
技術壁壘如果不攻破,將會成為擋在道路上的一座大山。
“各位,這個技術確實很難,不過我們已經制定了詳細的研究規劃。”說著話,李鐵錘再次把資料發了下去。
這份資料上是李鐵錘根據那臺老古董里搞來的技術,再根據這年代的技術水平,研究出來的。
上面包括了金屬淀積的關鍵技術,采用的工藝有蒸發、濺射和化學淀積等。
還有晶圓的制造技術,不過簡易光刻機被李鐵錘隱瞞了下來,這種東西保密等級很高。
那些技術員都曾經研究過晶體管技術,只是粗略看了一遍,雖然看不太明白,卻沒有從里面找出明顯的錯誤。
為首的周教授點點頭:“我看這份方案具備一定的可行性,搞研究本來就是在大海里撈針,我支持進行1.3μ互連技術的研究。”
隨后又有幾個教授舉手表示了支持。
華教授懸在半空中的心臟也算落了地,他也沒有想到李鐵錘拿出的技術,竟然能夠說服這些專家。
“難怪上級領導稱贊這家伙為全才。”
會議結束后,706所這邊暫停了一些研究工作,組織了二十多位專家教授加入了項目組中。
有了李鐵錘給出的方案,研究員們只需要像蓋房子一樣,將技術細節完善起來,難度并不算很大。
李鐵錘并沒有繼續待在706所,而是著手于用制備單晶硅錠。
目前京城無線電廠已經擁有了全套的設備,只是制造出的純度不夠。
李鐵錘打算試驗一下直拉法,爭取制造出電子級高純硅,只是無線電廠正在幫著科學計算所制備晶體管,暫時排不到期。
李鐵錘也不著急,一邊完善芯片后續的工藝,一邊繼續踏板摩托車的研制工作。
芯片的研究需要大量資金,踏板摩托車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千萬馬虎不得。
雙缸四氣門已經測試了一個星期,李鐵錘剛走進實驗室,幾個技術員立刻站起身。
“李顧問,您回來了。”
“情況怎么樣?”李鐵錘打量著那臺正在運行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