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姐妹相處這么長時間,還在乎這些嗎?讓你收下,你就收下吧!”韋師姐說著把玉簪塞進劉蘭懷中,劉蘭口中說著不好意思,但接過去之后還是免不了眉開眼笑地仔細把玩,忘了招呼別人。
韋師姐疑惑地看向李老道和韓榆這一老一小——這倆人沒有賀禮嗎?
張山笑著解釋:“李泉和韓榆他們兩個來這里還不到兩個月,今天過來祝賀一下。”
韋師姐恍然:“哦,拿著信物入門,一個四靈根、一個五靈根?對吧,我聽人說過。”
李老道和韓榆點點頭,韋師姐也沒再和他們多說話,明顯是感覺他們沒什么潛力。
接下來劉蘭要招待他們幾個客人,李老道心里一琢磨,借口有事,開口告辭——人家拿著挺好的禮物來道賀,劉蘭準備的吃喝也明顯是好東西,他們倆空著手來道賀也就算了,哪好意思留下白吃白喝。
劉蘭、張山都口上招呼一聲,并不動身。
孫康還是一如既往的實誠,起身把他們送到劉蘭的靈田外。
“孫師兄,”韓榆詢問,“你會畫符?”
“我可不會,那兩張御風符也是去青禾坊市那邊換的,是最簡單便宜的符箓。”孫康說道。
“那青禾坊市在哪兒?怎么買賣東西?”不等韓榆發問,李老道便眼前發亮,迫不及待地詢問。
孫康笑著說:“你們回去稍等一下吧,等我給劉師妹慶祝完了,去你們那里說說青禾坊市的事情。”
李老道和韓榆兩人便回到韓榆石屋內等候,過了半日之后,略帶酒氣的孫康果然前來,給他們說了青禾坊市的事情。
萬春谷宗門內門弟子一二百人,外門弟子近千,雜役弟子兩三千,無法修仙的仆從也有千人上下,分散在萬春谷附近各處修煉并不顯得人多,但生活需求、修行物資交流,總不可能完全依賴于門內“大功”“小功”兌換。
內門弟子、外門弟子還好一些,雜役弟子們和仆從們從門內兌換東西的機會少之又少,坊市是便于他們生活、生存的。
又因為萬春谷派了執事進行管理,坊市里面有秩序,種類繁多,外門弟子、內門弟子有時候需要東西也會來坊市內挑選,甚至坊市內也會進來一些外來修行者,無門無派的散修。
“坊市就在咱們萬春谷往東十里的地方,一向也被視為萬春谷庇佑的一部分,里面商品很多,符箓、丹藥、法器、陣法、靈草靈果等等都有,有以物易物的,也有靈石、靈米直接購買的。”
“什么東西值多少靈米或靈石,并不一定,去咱們萬春谷對外販賣東西的萬春堂去,價格是穩定的。要是跟其他人交易,你可能撿個大便宜,也可能吃個大虧。”
孫康介紹之后,韓榆、李老道都對青禾坊市有了初步了解。
“那些沒辦法修行的仆從,也在坊市內?”李老道問。
孫康點頭:“對,他們也在坊市內,偶爾得到靈物,靈米之類換取他們所需,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夜暴富;偶爾也有賣身、賣兒女、賣些凡俗吃食獵物之類的。”
李老道恍然,若有所思,又笑了笑:“多謝你指點了,孫師兄!”
韓榆也是同樣道謝。
孫康笑道:“都是師兄弟,沒必要這么客氣。再過四個月,你們的青禾靈米收獲之后,我帶你們去坊市轉轉,看看能買什么東西。”
李老道嘆一口氣:“我們上交九成收獲,還得自身修煉,哪還能去購買什么?”
孫康聞言,也頗為同情,不過也沒什么辦法。
王管事便是如此找借口盤剝尋常雜役弟子,他們人微言輕,受人管轄,誰能改變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