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他們怎么那么能吃?”
兩孩子的媽媽卻是說:“幸好,你們兩個沒他們能吃,否則也太費錢了!”
兩孩子的爸爸,“真是一點沒剩,比我們的盤子還干凈。”
然后,他注意到予姝的目光看向了他這邊,他立即閉了嘴。
然后想著,他說的那么小聲,對方肯定沒聽到,他心虛什么。
予姝一家吃好,離開了飯店。
跟人打聽附近好玩的地方,是一條步行街。
之所以說是步行街,也是因為街不是很寬,車子也開不進去,兩邊本是民房,這幾年經濟開放,改成了店鋪。
大家有樣學樣,店多攏市,這條街也慢慢出名了起來。
剛進去的地方,有家蛋糕店,除了訂制各種蛋糕,也賣一些甜品,飲料。
只是走過門口,就能聞到里面溢散出來的甜香味。
剛吃過午飯,否則,予姝還真想買點回去。
她沒進去,顧灼辰卻是走了進去。
予姝與仨孩子也跟了進去,不買看看也好。
只是進了店后,光看就不夠了。
“年年,這個是泡芙,上次我出國時才看到的,沒想國內也有了,我們買點回去。”
予姝說的買點,是稱了五斤,分成五個盒子裝,一人一斤。
顧灼辰的,到時多半還是予姝吃的。
圓圓,“媽媽,這個巧克力蛋糕也好吃,我們也買點。
這個餅,舅太公能吃,我們也買點。
對了,這個買給外公,外婆……”
他手指點的,予姝都買了。
出來玩,是要帶點特產回去送人的。
她有空間,也不怕放壞。
一家子都有包,分到每人手里,也沒多少。
出門再偷渡到儲物戒中。
才逛第一家,一家子就買了不少。
好在,后面大多是賣衣服的,這些衣服,價廉物美,但不是予姝菜。
走馬觀花,路過看一眼,就算是逛過了。
這邊也有賣宣紙毛筆的書齋,予姝買了屯著。
年年繪畫要用,圓圓,錦軒也寫毛筆大字,這是消耗品,多屯點準沒錯。
這條街差不多有八百米長,越往里面,予姝發現,會有一些賣舊物的店。
說是舊物,除了舊書,還有一些老物件。
這些店還挺集中的。
顧灼辰知道予姝喜歡淘東西,倒不是一定要撿漏,現在撿漏也沒那么容易。
仨孩子受予姝的影響,對這些舊物也很感興趣,予姝也有教他們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她可是學考古的,記性又好,但凡有點歷史的東西,基本都能說出一二來。
予姝看到有典故的,就與孩子說起來。
本來,店里并沒多少人,但予姝一家子就有五人,外面不知情的進來逛,說被予姝說的那些典故吸引。
于是店里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等予姝一家子要出去時,還得擠著才能出去。
之后,予姝又帶著仨孩子逛了幾家,還買了幾件東西。
這當中,一件是她撿漏了,另外的都是仿品。
花的都是工藝品的價格,所以,她買的很干脆。
這幾件,她沒現場說,等著回去再與孩子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