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很快就到了比武選夫的這一天。
帝后駕臨鳳凰臺,百官齊聚于此,皇親國戚們都到場共襄盛舉。
城中百姓此處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來湊這場百年難得一遇的大熱鬧。
甚至有人開設了賭盤,押此次誰會成為娶西陵長公主的倒霉蛋。
其中,柳彥柳探花高居首位。
把賭注押在柳探花身上的人占了七成,其余的朝中年輕官員各占了一小部分。
許是此事跟銀錢掛鉤,來看熱鬧的百姓們個個熱情似火,一個勁兒地往前擠。
禁軍們遍布鳳凰臺,守衛帝后和大人們的安全,見此陣仗不得不一遍遍地把圍觀的百姓往后推。
觀看鳳凰臺的最佳席位上,王皇后和皇帝同坐,十三公主緊挨著母后,春枝和霍崢坐在皇帝的左下方,西陵長公主坐在皇帝的右下方,而后依次是瑞王夫婦等人……
時辰一到,鳴鑼開場。
王太師奉旨主辦給西陵長公主比武選夫事宜,拿著名單挨個把符合條件的青年才俊點出來,其中不乏王五郎和徐少將軍這樣紈绔之名響徹京城的權貴子弟。
眾人都不情愿參加這次的比武選夫,都是被點到名了才不情不愿地起身上了鳳凰臺。
任王太師在那說的天花亂墜,歌頌皇帝此舉多么英明神武,全然都是為了兩國和平,睜著眼睛說瞎話說朝中才俊們都大力配合,十分愿意娶西陵長公主,定百年之約。
于是這些年輕官員和權貴子弟聽到這話之后只能擠出生硬的笑容來,表示王太師說的極是,心里卻不約而同地想著怎么落選才好。
柳彥和邵飛揚一個探花郎,一個少年將軍,都是相貌極其出眾,又十分年輕的,兩人比其他參選者淡定從容許多,顯得格外氣度卓然。
邵飛揚不知道柳探花是怎么想的,反正他跟西陵長公主是不可能的。
西陵長公主是被他生擒,才成為戰俘,恨他報復他都來不及,怎么可能會嫁給他?
邵飛揚這些天想了想,先前看管西陵長公主的時候,這位長公主總是調戲他,多半也是想制造機會逃走,可他到底太過年輕,當時并未看破,反倒被夜寧瀾調戲地面紅耳赤,只能奪門而走。
這些時日朝中官員就著皇帝下令為西陵長公主選夫一事議論不休,都說柳探花是最有可能成為倒霉蛋的人,此刻邵飛揚跟柳探花一起走上鳳凰臺,不免對這位年輕有為的探花郎感到深深可惜。
“柳探花。”
邵飛揚喊了柳彥一聲,對他投去一個同情的眼神。
柳彥有些莫名,但還是回之一笑,微微頷首道:“邵將軍。”
第一批點到名的年輕才俊一共十二人,此時參選的總共四十八人,分四批,此時上了鳳凰臺的是第一批。
這十二人,又以現場抽簽,依次跟西陵長公主過招。
十三公主在柳探花上了鳳凰臺之后,目光就一直落在他身上沒有移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