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客室的窗簾只拉開了一條縫隙,昏黃的光線斜切進來,在茶幾上投下一條光帶。
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煙味,商討了半日,幾個老煙槍早就開始吞云吐霧了。
聽完了張興平、白勝文和周振邦三人的計劃后,陸誠靠在沙發背上,指節無意識的輕叩著扶手。
他心中一片澄明,因為擁有系統的緣故,他麾下的勢力最為龐大,力量的天平無可避免的向他傾斜著。
但隨之而來的,則是遠超他人的責任。
蘭州戰役,是撬動整個西北乃至更大區域命運的支點,但也只是起點。
隨著部隊攻勢的不斷加強,系統很快就會升級。
他手中的力量也會從“旅級作戰單位”,躍升為“集團軍級”。
要知道這可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改變,而是指揮層級、資源調配權限、部隊編制規模的全方位躍升,更意味著戰略視野必須同步放大到整個西北棋局。
屆時,就需要北上、南下、西進、東出同步進行了。
首先是南下和東出,蘭州往南是定西,那定西之后是哪里呢?
是天水,是富饒的渭河谷地,相對溫和的氣候和渭河滋養的土地,絕對是天然的大糧倉。
更重要的是,天水是通往關中平原的門戶。
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自古以來便是人口稠密,物產豐饒之地。
張興平的182旅在這里打開局面之后,他麾下的部隊自然可以沿著這條線,一路向東,劍指關中。
關中平原龐大的人口潛力,哪怕十存其一也遠超甘肅。
再加上廣闊的生存空間,和規模宏大的工業基礎,必將成為復興的基石。
然后就是北上和西進了,河西走廊這條連接中原與西域的古老絲路,如今戰略地位依舊重要無比。
白勝文的62旅需要徹底的打通嘉峪關、酒泉走廊,肅清盤踞在關鍵節點和綠洲城鎮的尸群,控制這條狹長的生命線。
那么,他自己能干什么呢?
能做的當然很多,可以從紅古區出發,沿著湟水谷地一路向西。
青海的人口和經濟重心就在這片河谷地帶,那里地勢相對較高,控制了湟水谷地,拿下海東和西寧之后,既能擴大生存圈,也能與河西走廊形成犄角之勢,拱衛蘭州這片核心區域。
還有蘭州以北,不僅是歷史上的重鎮,更是甘肅重要的產糧區。
金昌更是重工業基地,哪個都不能放棄。
向東北方向的話,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大彎,有著廣袤的寧夏平原以及河套地區。
那里同樣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地勢相對平坦,肯定有不少的幸存者據點。
更重要的是,陸誠清楚的記得,76集團軍的幾個旅就駐防在寧夏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