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是一個什么東西?
總體來說,其實是一種被外在進行營銷的東西。因為除了的確是一些太過低俗的,或者說是本質上就是為了低俗的產品或者說是藝術品之外,其實品味本身,沒有什么太多的高低上下。
品味的本身,來源于觀看事物的不同視角,而電影的好壞,也不能只因為所謂的品味如何進行。
而如果只從旁觀者和純粹的觀眾的角度上來看,對于楚青來說,爆米花電影與文藝片,本質上其實也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好電影與壞電影,不是在所謂品味的高低,更不是所謂的‘深度’與‘藝術性’上評判的。或許是有著真正喜歡這種反人類本性,所謂揭露深刻的藝術形式,但是也沒有必要和道理去否定前者。
而小眾的品味,總是要以標榜自我獨特的價值觀拴起來,證明著自我那被過度營銷名為‘深度’與‘藝術’的牌坊。
然而,正如楚青之前對導演所說的那句話。
藝術本身,是人民大眾更多的更加喜歡的東西,而并非是所謂展現出來的某些被營銷出來的東西。
此時此刻,眼前的這座《荒冢1》,其實本質上就是如此。
‘藝術性’的表達之中,這座荒冢可以獲得一個還可以的分數了。
劇情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主角‘孟楓’,是一個守墓人,然而,他在來到了這座特別的墳墓,在這電影之中,名為‘夢冢’的墳墓之中,總是不斷的做噩夢,噩夢之中,他將自已的親朋好友一個個的殺掉。
而在每次清醒之中,孟楓都要對這噩夢之中的畫面感到后怕,并且對于自我夢中所做的事情做出否定。
然而,主角孟楓逐漸發現,在這樣的噩夢之中,他每一次清醒,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他似乎喜歡上了夢境之中的殺戮與瘋狂,對于夢境之中的自已,更加的有所傾向,似乎更加認可噩夢之中的自已。
而到了最后,在夢中孟楓親手殺了自已相依為命的母親,殺了自已最愛的妹妹。
他勸說著自已,這一切都只是夢而已,夢醒過來,一切都會恢復原樣的。
然而,在影片的最后完成了揭曉和反轉。
主角孟楓所做的噩夢,才是真正的現實,而每一次他所認為的現實,那個他作為守墓人,守在那座名為‘夢冢’的墳墓之中,才是在沉睡與做夢而已。
而作為劇中多次進行隱喻鏡頭的那座名為‘夢冢’的荒墳,實際上也是‘孟冢’,是主角孟楓家族的祖墳墳冢。
也算是額外的拓寬了一下世界觀,也為那所謂的荒冢2做好了準備。
全劇之中,表現出了真實與虛假之間,孟楓自已的煎熬與覺醒,在夢境這個沒有了法律限制和社會規則限制之下,人類的人性完全徹底釋放和黑暗的瘋狂。
而這,就是所謂的導演的‘藝術’。
全片之中,那種無比真實的表現形式,讓楚青絲毫沒有懷疑,在拍攝的過程之中,那扮演著天真可愛的妹妹,溫柔慈祥的母親,熱心腸卻被誤會的鄰居大哥,村長一家,以及諸多配角,是真的陷入到了這真實的拍攝夢境之中,同時,最終也真實無比的死掉。
因為這本身,就是導演的追求,甚至于,一些無解的拍攝之中,男主角女主角死掉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