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說你賣到我手里就是二手的,二手當然要折價了。
吵得不可開交時,有人去找了村主任楊柳。得知事情的經過后,楊柳說傻柱:你這折價折的也太厲害了,對半折,有點不地道了哈。
見主任偏心,傻柱一氣之下把那九盒煙拿出來,非要退給葛大爺:“你這煙我不收了,把我的那八十塊錢還我。”
葛大爺鼻子一歪,花完了。
你這老頭,別倚老賣老行不行?我開門是做生意賺錢的,不是搞慈善的;傻柱又氣又無奈。
最后楊柳給了個處理意見:葛大爺,錢你也花了,也別再要七十塊錢了,人家也要賺錢的,讓他賠你三十行不行?
葛大爺掐著手指算了半天,咬牙切齒的說:行,那四十塊,就當請這小子喝酒了。
傻柱呢?你什么意見?
傻柱也表示同意楊柳的處理方案,拿了三十塊給葛大爺,這場糾紛落下帷幕。
楊柳剛松一口氣,準備回家吃飯時,又有個村民來喊他。
您快去看看吧,趙大叔家的雞,吃了王嫂子家的玉米粒,王嫂子拿了一塊石頭砸在了雞的腦袋上,雞當場就沒了氣,兩家現在要打起來了。
楊柳又火速趕往下一個場地。
調解了三小時,好不容易結束,回到家時,妻女已經睡了。
到現在還沒吃飯,楊柳打開鍋蓋,媳婦給留的飯,可他一點胃口都沒有,想想這都是為了什么,自已這輩子就注定,與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打交道嗎?
媳婦劉花聽到動靜起來,看見楊柳在發呆,輕輕的拍了下他的肩膀。
“劉花,這個村主任,我是干的夠夠的了,你說我們去城里生活好不好?”
劉花當然不同意,在村里多方便,她是村小學的老師,娘家又在本村,工作生活對她來說都是最優選擇。
但是,楊柳卻厭倦了這樣的日子,每天面對家常理知,雞毛蒜皮,最主要的是住在村部,連正經房子都沒有。
眼看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可不想讓孩子上村里的小學。
劉花卻不以為然,村里小學怎么了?那我還是村小學老師呢,教起孩子來方便。
“快拉倒吧,就咱村這教育資源,我可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你們。”
楊柳有自已的夢想,他現在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娶了本村的姑娘,扎根到了村里。
隨著時間的流逝,楊柳覺得人生無望,自已都快三十四歲了,混了這些年,卻依然只是個村主任,一個月拿著四五百塊錢的工資,還不如人家出去打工的。
楊柳也想出去闖闖,但他的想法遭到妻子劉花的反對;她認為保持現狀,穩中求進就挺好,離家又近,有個事還能有個照應。
夫妻倆產生了分歧,都不肯妥協,都想盡量說服對方聽從自已的意見。
最后,楊柳背著劉花辭了職,把行李卷一收拾,也加入了打工的大潮。
劉花氣得幾天沒睡著覺,她就想不通,好好的村主任,怎么說也是個鐵飯碗,而自已又是村小學老師,楊柳瞎折騰什么。
不僅劉花生氣,劉花爹娘也氣得不輕。
女婿是村主任,在村里別人都高看他們家一眼,這下可好,啥也不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