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了數天時間,眾人終于是返回了。
這數天時間,也算是令一眾大臣親眼見識到了工業革命的魅力。
這里的布匹生產速度簡直令他們開了眼界。
一個人看十幾臺機器,并且生產速度比幾十人還要快。
怪不得這里出產的布匹這么便宜。
并且質量還非常好。
…………
蒸汽船朝著北方駛去。
船上,崇禎說道:“諸位說說,大明的海船生產基地放在哪里比較好?”
海船更大,放在內河生產自然是不行的。
大明以前也有造船廠,但都是很多年前的了。
不說是否破損嚴重,就算完好無損也技術落后了。
想要改造,還不如直接建新的。
“要不就在天津吧?天津那里有一個天然港口,距離常寧還有京城也近,需要的材料很簡單就能運過來。”
“我也同意,大不了再建一條鐵路。”
“不行,其他材料都簡單,但木料呢?這才是最耗人工的,并且北方水路少,更難運輸,更別說木材本身就比南方少。”
“依我看還是在江南附近,尤其是出海口這里,借著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大明大部分地區的木材都能順流而下,直接運到,更別說現在還有蒸汽船。”
“沒錯,就連常寧生產的蒸汽機也能通過鐵路和運河運到。”
“我也認可,大量工業產品也在這里,這里不但可以建船廠,也能兼任維修工作,遠航回來的船只可以直接在這里維修,然后裝貨出發。”
“不錯,不如就選在松江府吧?”
許青在一旁默不作聲。
滬爺不愧是滬爺。
歷史改變了,也依舊是滬爺。
但沒辦法,誰叫人家的地理位置好呢?
總不能放著這么好的位置不用,跑去西方的高原上建海軍吧?
嗯,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海軍也不錯,無一敗績。
“松江府的確不錯,本王覺得可以。”
“既然明王和諸位都這樣說了,那就這么定了。”
崇禎說完看向了宋應星:“宋愛卿,接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后,就麻煩你了。”
“是,臣必定全力以赴。”
…………
當天夜里蒸汽船在通州靠岸。
眾人坐上早已經準備好的電車各回各家。
第二天,各部門便快速運作了起來。
經過這次江南一行,還有崇禎在南京說的話。
大臣們都是各有領會,愈發清楚大明接下來的路應該怎么走了。
蒸汽船全力生產。
不說朝廷運輸物資需要用到,就算拿出去賣也絲毫不愁賣。
那些商人早已經垂涎欲滴。
同時幾道催債一般的命令朝著更北的方向而去,前往草原上。
…………
沒幾天的功夫,草原上數個韃靼部落就收到大明的消息。
一個個盡皆是義憤填膺,怒火中燒。
“該死,可惡的大明。”
“之前遵化城一戰,明明是我們吃了大虧,損失慘重,可他們居然好意思讓我們支付戰爭賠款?”
“這不可能,我們不可能賠償給他們的。”
“沒錯,他們要是想要,那就來草原上拿吧!”
他們生氣,卻沒有多么的畏懼。
草原很大,大不了他們就跑遠點。
他們可以一邊跑一邊放牧。
可大明人呢?
戰線拉得越長,損耗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