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姐,您過獎了,不過是在各大圈子的包容之下混口小飯吃,算不得什么天驕人物。”此時的蔡玉隴就微微的笑道:“我要是把手伸到電影圈,又或者正劇圈子,早就已經被京圈針對死了。”
蔡玉隴從一開始的經營策略,就是不和北平圈子的大佬起沖突,甚至連總部都設立在北平,才總歸有這么個喘息之地。
是“歸順”。
所帶來的發展空間。
“現在你不也是羽翼豐滿,《仙劍奇俠傳》就能夠看到你的野心,幾千萬的投資,而且不請大牌,專注于作品質量的完成度上,你就想要和那些大作品爭一爭。”
對此蔡玉隴就沒有反駁。
“那你覺得我行嗎?”
“如果我不覺得你不行的話,也不會讓我女兒來你們這里拍戲。”
蔡玉隴就微微一笑,沒說什么,有些東西心照不宣,互相利用,你需要借著我的作品和平臺,我需要用一些你的資源,大家互惠互利。
拜月教主這個角色算是讓步,給劉莉莉更多的話語權的潛臺詞。
算是釋放友好的信號。
也是無傷大雅,唐人影視的架構就類似于華藝兄弟,有投資影視的部門,有經營經紀的部門。
胡曲,是唐人的嫡系,是核心點,其他的角色,其他的人都是可以交接交換的。
只要你能給我,給我的作品提供主要的幫助。
換一個角色又如何?
演員,就像棋子,有些好用點,有些沒那么好用,但終究用起來的目的,都是為了擴大自己棋盤上的優勢。
蔡玉隴的野心就很簡單。
讓自己成為滬圈的話事人,和京圈,香江圈子,三足鼎立,這才是她的目的。
當然,蔡玉隴也不是隨便就把角色給出。
這個拜月教主,他不是很會編劇本嘛,之前還讓金庸改了劇本,那我就給他改劇本的權限,就給他一張薄薄的劇本,讓他自己塑造。
你看,我給了他充分的展現才華的地方,也不算有虧待他了吧。
對此,劉莉莉也欣然接受,李軒能演的怎么樣,和他本來關系就不太大,現在宣誓了自己的主權和控制權,也不能全都要。
況且,拜月教主這個角色,沒有什么能夠搞出上限的空間,下限也不會太低,這種連譜式的反派角色,只要夠兇夠惡,能夠發揮屬性,就沒問題。
確實和別人的劇本比起來,李軒手里的劇本少的可憐。
說好聽點是能讓你自由發揮,說難聽點就是,演差了全鍋,演好了.怎么可能嘛。
此時的胡曲,就看著自己手里頭的劇本,厚厚的一沓,包括怎么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微小動作都有,對比起李軒薄薄的紙,一開始對他的不爽,也消失了不少,甚至覺得他有點可憐。
這哪里是反派,這就是個劉晉元啊!
林月如的“表哥”。
這位頗有點金庸式惡作劇的配角角色。
不過老胡也沒有繼續說什么,在這一次的企劃里,對手就只有自己,是主角,是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