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白蛇傳》這種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劇目,劇本里的角色形象,其實也大多是耳熟能詳,苦命鴛鴦白素貞還有許仙,懦弱善良的許仙,雖然水漫金山,雖然偷吃仙丹,但還是勇敢正直的白素貞,老頑固法海,還有一眾許仙線里的雜魚權貴,王爺反派.要是沒有白素貞的話,許仙早就死了八百回了,這是原版的白蛇傳。
而白結版本的白蛇傳,就顛覆許多,就感情戲而言,法海和白素貞還有許仙搞三角戀
但就算搞三角戀。
法海這個角色也是有一個底色的。
降妖除魔。
滅除妖魔,這是他的人設底色。
作為佛門的高僧
就算在見識到了白蛇和許仙之間矢志不渝的愛情后,卻依然‘執迷不悟’,算是很典型的反派型角色,甚至以法海為名,還衍生出了許多的亞文化,就比如法海你不懂愛,法海你真不賴,之類略帶調侃的話。
他的形象,也更接近于男女主的粘合劑。
他的形象變得有些諧。
不過仔細想想他的形象也確實挺諧的,一個固執的光頭和尚。
除了其中一個版本。
此時的李軒就開始模糊視線,如果我成為了法海,我會是什么樣的形象。
愛情這么個東西,在白蛇傳里就是一個正面的形象,白蛇白素貞和許仙的愛情故事可歌可泣,而我這位法海老頑固,卻阻止這段感情的發生。
可惡,可悲,可恨。
我為什么要抓妖。
為什么要阻止白素貞與許仙的愛情。
是什么東西去支撐著我去實行這份道理。
我是誰?
我是
僧人。
金山寺的住持。
大呂洪鐘,梵音陣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此時在這肅穆的洪鐘聲中。
我就在這鐘聲中。
我緩緩的睜開雙眼,在這佛經的浸染之中。
人類,妖族,修行人。
降妖除魔。
捉拿妖兒。
在眼前的有一只我見猶憐的蜘蛛精,長得是個千嬌百媚,如絲媚眼。
大師饒命,原諒我這苦苦修行500年,剛化作人形,還請大師饒我!
我愿就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阿彌陀佛,施主既然有此心意。
那我也心存惻隱,原諒,爾之罪吧.只是往后,你切不可再行殺孽之事。
謝過大師!
蜘蛛精磕的鮮血直流,感謝法海大師,感謝佛祖原諒。
“我佛慈悲,是對是錯?”
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