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記。
這個意思其實很明顯。
當年的周星星也是這樣的,面對導演遞來的劇本和角色人設背景,經常就是二話不說,看完劇本,你,沒有,我,懂,角色!
那時候經常能把導演編劇氣個半死,雖然到最后都證明了周星星是正確的,都證明了這位喜劇之王,他做出的抉擇,是正確的。
但對于主創來說,這種就是確確實實的刺頭。
你有周星星那個本事嗎?就搞這種刺派頭。
這也是唐李里,對這個大陸的年輕人,印象開始降低的一刻。
原本還覺得成事龍的推薦必有高論。
結果無非是個泛泛之談者,《功夫》的成功,你以為是誰的功勞,無非就是蹭了人家角色塑造的能力,都知道周星星最擅長這一手,直接就讓你省了輸入理解的部分,把精華剖析給你,你莫不成就以為是你自己的功勞嗎?
就頗有一點點好笑的感覺。
旁邊的幾個人也是聽著古怪,良家輝,成事龍他們或多或少都是對角色設定有著修改能力的演員.無非是他們愿不愿意。
導演編劇就會給予他們權限。
絕對足夠的權限。
又或者說足夠的權力。
這一點大部分小演員是沒有資格的。
李軒就是很典型的小演員。
沒有資格的小演員,卻在這里索取權限,這就讓人哭笑不得呀。
良家輝倒是笑道:“還挺有意思的一個有追求的演員,就應該是這樣的。”
當年的良家輝也是這么走過來的,一路走來的劇本,只要是有點名氣的,他都參與了修改,又或者說讓角色更加契合自己。
到了現在,拍戲這件事對他來說就不再是為了錢或者名利,在這條道路上,他已經走到了極限,在拿獎方面他就是極致的千面影帝。
一人千面,什么類型的角色都駕馭得住。
各種獎項都刷得住。
已經走到了極限了。
和成事龍是同一級別,雖然在影響力上是比他差了一點,但也是同一級別的頂尖存在。
只能說綜合影響力要差了一籌。
票房影響力也是。
不過良家輝知道自己走到現在已經是極限了,影響力和票房號召力不可能再繼續提升,只能繼續刷獎,又或者說感受拍戲本身的樂趣,他最喜歡的就是跟同等級的人對戲飆戲.這一次的《神話》算是他給的錢太多,順便幫一下成事龍撐場子,下一場的《黑社會》才是他的主戰場。
想到能夠和任華達這樣的演員對戲,良家輝的口水都流了出來。
那是一種職業本能的快感。
“不要在我這里發癲。”
成事龍看著良家輝這個樣子,就略微有點嫌棄這位老友。
不過換一句話來說,能在這個專業的領域上走到這個地步的人,哪一個不是需要快感作為維系的?
只有本身能在這件事上感受到樂趣。
才能走得更高更遠,而專注于名利的人,反而是沒有那么高的上限。
另一邊,編劇兼導演。
“可千萬不要亂搞,這可是我三年歲月打磨出來的劇本,你就是在這里寫小記”
唐季里想說寫人物小記也沒用,你如果真的想改悟角色的話,倒不如自己抄一遍。
不然到時候做出來的角色牛頭不對馬嘴。
“行了行了,新時代的小朋友有自己的演戲方式。”成事龍就樂呵呵的說道:“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嗎,做錯就得改,而不是在還沒開始做的時候,就是說人家是錯的。”
“你什么時候變得那么好說話的?”
道理是這個道理。
良家輝有些意外的地方就在于,成事龍居然變得那么好說話,他的脾氣可也算不上太好。
此時的成事龍就拍了拍李軒的肩膀,笑了笑說。
“沒事,你就按你自己的來看看先吧。”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