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戲和北電的教學策略都是不一樣的。
對于畢業演技的要求,中戲是更加的嚴苛。
這一點就不可否,而明星們相比于藝術價值,他們就有著更高的商業價值,只能說發展的側重點不一樣。
一個更加注重藝術,一個更加注重商業。
走到商業極端的就是上戲了,基本就是只看你的賣相,其他東西都可以稍后再說
現在,可以肉眼可見的是,制片方,想要的是‘收視率’,而不是藝術價值。
而且就是要收視率,請的這個小明星也不一定有譜子呢,一個‘明星學生’,但其實是并沒有驗證其收視率的號召能力的,能給《活著》這部作品增加多少收視率也未可知。
更何況,李軒的人氣更多的是在年輕人的企劃和作品里,對《活著》有多少的號召力也未可知
只能說,看的到制片人的野心——但制片人還是不懂《活著》這部企劃的受眾啊,到最后可能反而不如陳創了這個演技深厚的綠葉。
如果要挑明星的話,聽說一開始就選了江文,選了王志汶,但最后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請到他們,最后給了李軒這個北電的新晉小明星,主角咖,明星學生,來‘撿漏’了。
而當李軒來到劇組報到的時候,劇組里諸位覺得的‘怪味兒’就更濃郁了。
英俊,年輕。
和他一比,年輕貌美的家珍都顯得像‘大姐姐’了
而此時,鳳霞他們的演員味道就更怪了——我了個去,這可是我爹呢。
好年輕的爹啊!才二十多吧的!
朱正文此時就看著李軒,表情也變得有些古怪,主要是這青年人,看著真的挺帥氣,模樣就很是周正,確實是有一些‘明星’的味道。
也不愧是北電出來的人,像陳創這種長相就反而是異類了。
“大家好,我叫李軒,接下來的時間還請多多關照。”
此時,李軒就樂呵呵的一笑,這陽光燦爛的笑容,看的朱正文的心中還閃過了些許的惡趣味.還挺陽光開朗樂觀的。
也不知道拍了《活著》之后,還能不能笑的出來這部作品,專門針對樂天群體
甚至有人看著劇本都已經有些覺得壓抑了——女主角劉敏濤,就不止一次的在說,原作者余樺還真不是人,這種書都寫的出來,他到底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創作這部作品的,創作的時候,又承擔了什么樣的壓力。
有很多人不了解,但是朱正文是知道的,余樺在創作的時候,他是懷揣著快樂來創作的。
演員們的抑郁,反而是他的快樂源泉。
劇組還專門請了抗抑郁的醫生,在劇組里待命的.不開玩笑,對于一些劇組而言,這已經是必備的東西了。
畢竟有一位傳奇的男演員。
就因為憂郁的問題,而從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一生。
特別是這種文藝片的劇組,對于演員精神狀態的傷害就只會更深。
為了演員的身心健康著想。
特別是這種題材。
還是要配一個隨行的醫生。
不過朱正文也看著樂呵樂呵的李軒,也不無惡意的想著,你可能真的就不知道接下來要演的是什么啊
“活著的劇組啊讓他演福貴的話,我還是有些擔憂呢,畢竟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余樺的作品。”
“之前說讓他演春生的時候,你就沒有一點感覺,現在輪到讓他去演福貴兒了,你反倒畏首畏尾的。”
“那能一樣嗎,人家春生一輩子多順,福貴兒這一輩子才是倒霉鬼的化身啊。”
此時此刻。
王勁崧的表情都不無擔憂。
就是在心疼自己的學生,駕馭不住那種精神狀態,聽說當時葛佑拍的時候都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雖然這么說可能有點營銷的意思在里面,但也可以說明這部作品,他確實會讓演員的精神狀態不太好。
因為活著就是他媽的這樣的一部作品。
一部讓人能感覺到悲傷的作品。
王鳳升此時就有點哭笑不得。
你這寵溺的態度就太明顯了吧,而且他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他能夠頂著資本的壓力走到現在,這個能力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就這抗壓能力,他也沒見幾個人有。
普通人聽到資本要針對他,不說是肝膽俱裂吧,起碼也是個尿褲子的。
讓他去演《活著》。
應該是能拿捏得住的。
不過,他在主角這個位置上,想要向前走下去的話,就是拿獎項,獎項就是演技最真切的證明。
你的獎項好。
那證明你能夠拿捏的演技就好,決定了你的深度。
還有作為主角的收視率,你扛收視率的能力,決定了你的片酬和知名廣度。
有些人夠深,但是廣度太窄了,一輩子混個影帝什么的,到最后藉藉無名的也大有人在.是的,就是拿到了視帝影帝,最后也有可能籍籍無名,這件事就太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