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出去‘取材’,改變不了什么,反而能看到其態度。
也許是‘散漫’,也許是‘壓力大’,但這都不是什么好事情,至少能說明這位主演的狀態,就不算好。
同樣的,聽風篇的主演,王保強,他的狀態就讓人意外。
像魔怔似的。
自言自語阿炳的一切。
老實說。
柳光龍是真的意外了。
這個其貌不揚的小伙子,貌似就真不簡單呢。
人是很難克服自己的本能。
他扮演的是一個瞎子,但正常人是需要眼神去聚焦的,是沒辦法克服這種聚焦本能想要克服這個難題,其實對于劇組來說也很簡單,那就是少給正面鏡頭,這是解決的最優解。
多用側面鏡頭,反正他也足夠的其貌不揚,估計也并不介意,少一些正面的鏡頭,然而柳光龍是萬萬的想不到,王保強居然是用的非最優解。
也就是自己去將這個問題解決。
雙眼失去焦點,成為瞎子阿炳。
這就是他選擇的笨辦法。
一個有些愚笨,但令人佩服的方法。
那就是自己去克服。
克服本能。
他在做到了克服本能這件事之后,柳龍光是高看一眼他了。
“沒想到這位其貌不揚的小子,居然反而是位不錯的潛力股,,,,,”旁邊的麥家就饒有興趣,直呼人不可貌相呀。
他就看得出來,從角色的契合度來看,此時的王保強,甚至可以說極高完美的契合。
“只能說之前我們的偏見確實是有些錯誤,確實是傲慢帶來的偏見。”柳光龍此時就看著認真臨摹的王保強,他就真的是在研究劇本,研究角色。
整個《暗算》就分為‘聽風’‘看風’‘捕風’。
分別代表偵聽專家,密碼專家,還有潛伏者,這三個分別在情報部門里的一線人員,對于這部,柳光龍也是看的是個如癡如醉,對里面的內容更是癡迷
《暗算》最厲害的地方,其實就是作者麥家,他是真正的經歷過那個年代,還在那個年代的反特部門里做過,所以才能將寫的那么入骨三分讓人那么身臨其境,因為別人都是編出來的,只有他是半寫實風格的創作者,以及對那個年代一切的反饋和臨摹。
當然,這也是麥家這個人最‘悲劇’的地方
甚至。
麥家還是夾了點私貨在里面的,反復觀看之后,不難看出來。
但柳光龍不打算去追究這些私貨,畢竟,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意志’和‘自我’,只要總體正確,也就不必多言了。
如今,回到片場里,此時此刻的阿炳,王保強,就表現出了自己的‘天賦’來,作為演員,化作瞎子阿炳,這個天賦斐然,但心智只有十歲孩童一般的憨子?
如果在現代的話,他的身份應該是‘守村人’吧。
但在701局,這位聽力異常的天才,就是守衛國家之劍。
就像在劇組里一樣,是‘聽風者’,是一個長相有些奇特的演員。
“有點意思,這樣我們的安在天,會不會被他給搶戲了。”此時,不遠處已經到來的陳數就有些饒有興趣的看著柳光龍,他們是一個時代的人,也有合作,都對對方熟悉。
陳數是黃依依的演員,一位‘伏爾加的魚’。
她有一種很成熟的,很知性的美麗,在定位里,就屬于‘青衣’的角色,明明年紀不過三十歲,但那一股成熟的魅力就很是成熟馨香。
有一種奇異的‘香味’。
這也是麥家最滿意的選角了,這位中戲畢業的青衣角兒,簡直就是最完美的黃依依。
天才數學家,接受西方相對開放的情感觀念和思想觀念,現代,前衛,先鋒——一些和那個時代,完全相反的詞匯。
柳光龍覺得這也是《暗算》前兩個篇章最有意思的一個點,阿炳對于701局來說太‘后’了,而黃依依對于701局來說,又太‘前’。
兩種不一樣的人,在同樣的地方,在這么個保衛國家的保密單位里,究竟如何。
【集體】下的【個人】究竟命運如何
陳數已經有些進入到黃依依的角色里來了,那是‘沉浸式表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