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很罕見的,有國際影響力的電視明星。
電視劇出海是很困難的,這也是很受題材限制,甚至是文化輸出的巨頭,歐美好萊塢的電視劇出口都不是很容易。
和電影不同,電視劇更傾向于自己熟悉的文化與代入感,是具備天然的隔閡。
總而言之,國際影響力就是一個曲高和寡而且稀有的特質,在自身位置不夠的情況下,去刻意的追求這個東西,反而會喪失了平衡,反而是沒有好處。
李軒當然知道,向樺強勸導的道理。
是很理性的勸告,此時,李軒笑了笑。
“這個我當然是知道的,我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標是什么.以后想要的東西,現階段就不用再想。”
“野心遠大呀。”
“年輕人沒野心,怎么能叫年輕人呢。”
陳敏和向樺強就一唱一和,對于李軒野心龐大的事,倒也真的沒什么意外。
有著這樣的才華和天賦。
不想著更高更遠的事情反而是奇怪的。
此時,向樺強就微微好奇。
“聽說你最近又攢電影又攢電視劇的,怎么,想要自己上了?”
“嗯市場上的好劇本總是有限的,同時,人的時間也是有限的,我需要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更‘好’的劇本里。”
理性的狂妄。
換作別人的話,那可能就真的是笑話了,但向樺強就看著李軒,滿臉的欣賞,他是認真的。
有著這方面的極致才能和野心。
“那你可就要快一點了,可不能慢下來。”
此時的向樺強就說道:“現在努力努力還是有機會去更上游的生態位的.”
向樺強也不愧是千禧之交前后的商人。
眼界是真的有,生態位這個東西并不是能夠跟著你‘厚積薄發’的,這是很殘酷的.時間越久,生態就會被瓜分的越多,你的生存空間就會更少。
很多人覺得李軒很‘急’的樣子。
只有向樺強覺得李軒‘不急’。
這是從一個商人的角度去出發,去得到的答案。
現在也許是因為缺少好劇本。
可往后真的被資本掌握了,你光有好劇本好作品都不行,你得有好的宣發渠道,得有好的發聲途徑——社區團隊。
當話語權,當圈子內的一切都被別家掌握,你想演什么片子就真的由不得你來說了,處在下游地方的你也是不配參與到議價里去的,根本沒有任何議價的權力好吧
這也是李軒‘不安全感’的由來隨著時間逐漸過去,京圈的份額越來越大,對于演藝圈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強。
唐人影視好歹是近兩年崛起的,要是過兩年再崛起的話,怕是京圈的大公司直接開始臨摹模仿作品,買版權,直接把唐人影視給按死在胎里,肯定也沒有現在已經立項的《仙劍奇俠傳3》的電視劇拍攝企劃了。
一家獨大后,自己想要企劃,要么就加入他們成為惡毒合同的盤剝對象。
要么趁著現在還年輕,成為他們對手盤。
這一次的《活埋》和《恰同學少年》就有這樣的意味和必要性在里面,不僅僅是在沒適合自己的角色和劇本的情況下,做出‘我上我也行’的事情,
也是將自己的位置往上游走的道理。
趁著現在的第五代導演們,還有些沉溺在藝術表達里,才華還屬于巔峰時期,并沒有阻止后來者保住自己地位的想法.,..至少暫時是這樣的。
并不是他們容納得下,而是不相信自己的地位會被取代,那種不屑的心態和后來都不一樣。
完全不一樣。
還沒有完全固化。
還可以搞。
演藝圈的巔峰是“名利”,是渴求之物,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