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的熱度是要發酵的。
如今的《恰同學少年》也發酵了.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認識一下我這位未曾見過面的摯友,李軒。”
此時,作家韓涵,就公開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表.有點小俏皮的話。
未曾見過的摯友.
在中影集團的掌門人辦公室里,韓平就很樂了。
“這人還真能蹭啊,未曾見過的摯友,虧他能想出來。”
文化圈子某種程度是共通的,這位韓涵在文化圈子里還蠻有名的,雖然名氣不怎么樣.這源自于他的學歷,當時還上了央視的節目,抨擊他這種學歷不能為國家做貢獻,是壞榜樣什么的——雖然好像那些抨擊他的幾個清北的女孩子,現在都拿著綠卡美美嫁給星條人了。
當然,這件事央視還是不能宣傳的.畢竟還挺打臉的。
“為何摯友就一定要見過面。”旁邊的江文就呵呵的說道:“我和李軒也沒見過幾次面,就合作過一次,但也不妨礙他是我摯友這件事。”
韓平對此就不評價了。
畢竟,他們藝術家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有自己的‘世界’。
“不過,這一次《恰同學少年》取得的成績就.超乎尋常。”
根本沒辦法想,這是一部學生拍出來的作品,連同著一幫子的學生們,制作出來的作品。
主演團隊都是學生們。
是由一群學生們作出來的作品。
導演李軒,主演團隊是2002級的學生們.這種配置,一般而言是很難拍出合格的作品來的,而李軒不僅僅是拍出了合格的作品來,還拍出了一種精氣神
這種精氣神.才是韓平覺得,李軒的作品里最寶貴的才能。
無論是作為導演,還是作為演員而言
那種‘精神內核’。
其實按照韓平說的來看,這部作品就比市場上作品更‘好’。
和收視率無關,和評價也無關,就是‘好’。
那是一種,能夠跨越受眾,跨越階層,甚至跨越民族,跨越語言障礙,能夠傳遞的東西。
這,才是韓平覺得,李軒最強的東西他最強的魅力吧。
這種特質,他只在很少的人身上看到過。
這樣的人,拍攝創作出來的作品,他的純度能去到什么樣的地步。
能夠作出什么樣的傳播。
“也許,這條鯰魚,就真的能在華語娛樂圈里,掀起驚濤呢”
“雖然你嘴上是這么說,但我就沒看到你要給他什么扶持。”此時的江文就白了韓平一眼說道:“你不知道,他現在是多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恰同學少年》如今的成績。
代表著李軒是可以吃肉的。
甚至已經咬下了一塊肉來了——在青春片的領域,京圈自己的導演都是當了小丑的。
這件事其實還蠻讓人繃不住的.平均收視率無法計算,直接被撤檔了,說是小丑都便宜了。
想吃年輕人那一口又不去研究年輕人想要的是什么,這不就是失敗了嗎
而李軒則是以學生之身,帶著一大群學生們,就能出品這些作品
甚至,還直接讓羅錦和朱亞汶的出道也是相當高分,雖是遜色于李軒這種一步登天的,但相對于同年的人而言,也算是傲視群雄了。
然而相對的。
沒有任何底蘊和家世的李軒也同樣有著很大的劣勢。
很客觀的劣勢
“我相信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如果他被打壓下去的話,那只能說明,他的實力不夠。”
“你就是在空口放屁。”
“別那么生氣,我說事實而已我們站的位置就更宏觀。”
“呵。”
“嗯非要說一點支持都沒有的話,倒也不是。”韓平頓了頓:“有機會合作的話,我是不會給他任何偏見的——無論是作為導演,還是作為演員.”
“這話說的倒也算像一句人話。”
也就是說,再針對,中影的一些合作和支持不會因為‘人際關系’的封殺而變動。
“他有一部電影要在明年上映了,這個你應該試試知道的吧他自己拍攝的《活埋》。”
“還有電影要上映?”
韓平就有些意外。
不管怎么說,李軒這精力也足夠怪胎的.電視劇,電影都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搞定。
換作別家,那估計有一隊精英團隊才行。
李軒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
這也太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