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清寂的夜晚到來,木棍與干草和木塊快速摩擦的聲音在安靜的山洞中響起。
在巳蛇部落的子民有些驚恐和好奇的目光之中,滾滾的濃煙從摩擦的位置冒出,隨即一點明亮的火光在甘草之上亮起。
旋即伴隨著轟的一聲,在驚退了圍觀的眾人之時,一捧象征著光明的火光在黑夜中亮起,在火光亮起的同時,巳蛇部落的巫女組織著部落之中為數不多的子民向著火堆叩拜。
伴隨著一聲聲悠揚高亢的祈禱響起,一絲絲經由火焰灼燒轉化,從而誕生的特殊精神能量在火堆之中誕生。
根據秦牧和巫女這個部落的首領所簽訂的神人契約,秦牧這個夜游神在給予部落庇護,引領部落前進方向的同時,將會收納整個巳蛇部落的香火之力。
而香火正是來源自火這個文明起始神器的轉化力量,借助巳蛇部落在叩拜火堆之時高呼秦牧的夜游神之名。
在巳蛇部落全體族民的幫助之下,絲絲純凈的香火之力向著秦牧的神魂匯聚,這來自生民對于未來美好生活向往的叩拜,是最純粹,也是最干凈的香火力量。
借助這股力量的存在,秦牧在快速提升己身神魂境界的同時,也在逐漸的將這個由巳蛇部落所開啟的文明最初火種掌握在自己手中。
夜游神域之中,秦牧雙腿盤坐在神宮中央,一邊如同泥塑雕像般,一動不動的吸納著巳蛇部落族民,虔誠叩拜夜游神,所給予自己的香火之力。
一邊開口自言自語的說道:“香火之力對于神魂的提升幫助最是強大,但是同時其內部也有著一些缺陷。
那就是,只有帶有對未來希望的,美好向往的香火之力才是最純粹的。
除此之外,其它一切香火都是有毒的!”
說到這里,秦牧將最后一口純凈的香火之力吸納,伴隨著一聲莫可名狀的聲響,秦牧悄然的進入到了神魂修煉第三境,夜游之境。
“凡事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伴隨著秦牧的神魂境界突破至夜游之境,隨后由巳蛇部落族民所產生的一切香火之力,秦牧一概將其儲存了起來,不在動用分毫。
這自然不是秦牧高風亮節,只不過是秦牧懂得取舍的道理罷了。
香火之力如同金錢一般,夠用就行,用得太多,最后所產生的反噬足以使其亡故。
凡人因百年之壽局限銳意進取,不顧身后之事,秦牧雖然依舊沒有脫離凡人百年壽命大限,但是秦牧對于自己的自信,讓他知道自己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凡人將生前的災禍留給后人,秦牧總不能將災禍留給自己的后半生吧。
做事沒有這么干的,活的越長,考慮的也就越多,因為人必須要為自己的后半生想想。
秦牧不愿意吸納太多的香火之力使得自己的后半生產生隱患,所以秦牧對于香火之力秉承的原則就是,只拿自己該拿的,也就是人們對于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所產生的香火之力。
而不拿自己不該拿的,也就是人們對于生活的困苦煩憂所產生的香火之力。
正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將人們因生活的困苦煩憂所產生的香火之力通過另一種方式的使用,進而解決他們的困擾。
這就是秦牧對于香火之力使用的原則。
巳蛇部落的虔誠朝拜依舊在持續著,在火焰的光亮照耀下,部落的族民獲得了白天般的溫暖,不必再忍受寒冷的折磨。
同時火焰的誕生驅散了黑暗所造成的陰霾恐懼,為人們帶來了久違的安寧。
這堪稱開天辟地一般的大事,不是簡簡單單的方式就能夠將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的。
于是,他們通過載歌載舞的方式,圍繞著火堆的燃燒,身披著光亮的溫暖,以一種極為原始的祭祀之舞,表達著自己的喜悅之情。
不知道過了多久,當巫女站在高石之上時,所有的巳蛇部落族民都自發的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