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鴻也只能勉強算半個,雖然實力夠到個邊,但一無天地冊封,二么,泰鴻為山神,這實力還是在蒼澤山范圍內才能完全發展,這便是權柄上的鉗制。”
“說起來,你有無想法拓展神位權柄?”
“拓展神位權柄?”泰鴻有些咋舌,這還能拓展的嗎?
“應該行的吧。”蘇苜想了想說道。
“當初我得解厄破災萬福靈明仁道圣君位格時,其一是我斬群妖,令人道王朝加速變遷,以最小的代價過度,得其解厄。”
“然,又以妖身福澤天地破除大旱,令大地復蘇,得其破災。”
“至于萬福靈明以及仁道皆為信仰所至。”
“萬國百姓,求平安者得平安此為萬福。”
“清明思緒,還之朗朗乾坤,此為靈明”
“仁愛仁德,為天下共識,此為期盼,亦是仁道。”
蘇苜抿了一口酒,將自己的尊名一一解釋。
泰鴻光是聽之便明白蘇苜到底做了多大的事情,改變了一地法則,止住了滾滾而來歷史車輪,哪有蘇苜說的那般誤打誤撞。
隨后便聽蘇苜繼續說道:“這前兩樣是做的事,而后三樣并非我做了什么,而是信仰覺得或者期盼我做些什么。”
“道友可曾明白。”
蘇苜的話語如同破開洞開霧霾的光芒萬丈泰鴻一條能夠走下去的路。
“所以我之前所說,接收信仰并非壞處,如果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信仰的導向,或許當你真正得之神君神位時,會有所改變也說不定。”
“當然,這一些也并非全對,但試試又無妨。”
這是蘇苜根據此方天地信仰中得到的啟發,如一開始遇到的老鱉,到后來的神君神位都在驗證這般猜想,當然最初有這猜想還要歸功于前世的的啟發,便是泰山府君,信仰的變遷,佛教的傳入都在潛移默化改變權柄的劃分。
“信仰很神奇也很重要,于神而言。”
“不過我覺得還是不要好高騖遠的好,說這些也全當是前瞻,現在的你還需要時間的沉淀,當什么時候徹底消化那一次的所得再想其他倒也并不算遲。”
“我知曉。”泰鴻點頭并表示感謝,隨后便將這般念頭收了起來,他并不急,或者在泰鴻的時間觀念內,昨日才得機緣攀升的,再急的人也不會這般。
蘇苜了解泰鴻,所以才會將此話說出來。
而一旁倒酒的猴王與虎君連想都不敢想,這對于他們來說太高了,高到沒邊。
這一次的談話也是突然想到的隨意而言。
之后便是推杯換盞,兩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話題,兩人皆十分的高興,也都勁興。
兩人一直聊到天色漸暗,蘇苜便站在當初悟道的位置向下看去。
山下已然燈火璀璨,宛如繁星灑落人間。
他今日便不回翻云山了,他的身后,泰鴻,望著遠方,不知在想什么。
蘇苜這些時日一直呆在蒼澤山,并未著急回去,日子過的是相當的愜意。
直到這一日,他抬頭看向浮云山的方向,他的十四徒孫似乎要出關了,便帶著滿身的禮物揮手告別了蒼澤山。</p>